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05篇
  免费   1438篇
  国内免费   408篇
耳鼻咽喉   147篇
儿科学   229篇
妇产科学   140篇
基础医学   704篇
口腔科学   160篇
临床医学   10121篇
内科学   1645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神经病学   279篇
特种医学   7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20篇
综合类   10701篇
预防医学   7539篇
眼科学   862篇
药学   6505篇
  88篇
中国医学   2107篇
肿瘤学   645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924篇
  2022年   858篇
  2021年   1075篇
  2020年   1065篇
  2019年   951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874篇
  2016年   879篇
  2015年   1339篇
  2014年   2664篇
  2013年   2675篇
  2012年   3599篇
  2011年   3670篇
  2010年   3364篇
  2009年   3102篇
  2008年   3563篇
  2007年   2973篇
  2006年   2681篇
  2005年   2381篇
  2004年   1399篇
  2003年   906篇
  2002年   663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48例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肾双腔导管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阐明了循证护理的方法、步聚、作用。得出结论: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可以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42.
背景: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加强房颤经直流电复律(DCC)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但尚没有相关比较试验。本研究的目的是:①确定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如果服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是否更可能维持窦性心律超过6个月。如果是这样,进一步确定是否有一种药物优于另一种药物。②确定服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是否更利于DCC前6周内化学复律。③确定是否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DCC更容易成功。方法:应用胺碘酮(n=27)、索他洛尔(n=36)或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n=31)的前瞻性、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胺碘酮组(A组)7例患者发生化学复律,索他洛尔组(S组)也有7例患者发生化学复律,而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组(N组)未出现1例化学复律。S组的33例患者(92%)、A组22例患者(81%)及N组23例患者(74%)心脏复律后为窦性心律。最初的患者组中,A组中17例患者(63%)在6个月随访时仍保持窦性心律,而S组为14例(39%),N组5例(16%)[A组vsN组,P〈0.0002,P〈0.0006^B(Bonferroni校正后);A组vsS组,P=0.05,P=0.15。;S组vsSN组,P=0.03,P=0.09^B]。  相似文献   
43.
患者病案身份确定要以身份证为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触及患者利益的事件屡有发生,个别人利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或“手段”转嫁医疗费用,或冒名顶替、弄虚作假以获取“评残”、“病退”所需要的病历,不遵章守法的行为随之应运而生。在医疗活动中,与患者利益相关,最具实用价值的医疗文件就是病案,要保症病案的真实、可靠,就必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来确定。  相似文献   
44.
Larson  A.  M.  Poison  J.  Fontana  R.  J.  宋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43-44
严重的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常常会引起急性肝衰竭(ALF),作者在美国的22所三级护理中心调查了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衰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用超过6年的时间收集到662例完全符合ALF(包括肝源性凝血症和肝性脑病)标准的患者资料,详细分析后发现:其中有275例(45%)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调查发现,对乙酰氨基酚相关性ALF的年度百分比由1998年的28%上升至2003年的51%。对乙酰氨基酚的中位摄入量为24g(相当于48个高含量的片剂)。在上述275例中,误服过量者有131例(48%),有意服用者(即有自杀倾向者)有122例(44%),还有22例(8%)为不明意图。在误服组中38%同时服用了两种或多种对乙酰氨基酚制剂,63%患者服用了含有镇静剂的复合制剂。据报道,81%患者因为急性或慢性疼痛误服了对乙酰氨基酚和(或)其他镇痛剂。总体上,有178例研究对象(65%)存活,74例(27%)未经肝移植而死亡,23例(8%)进行了肝移植,其中71%的患者仅存活了3周。未接受移植的存活率和肝移植存活率在误服组和有意服用组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服用醋酸精氨酸对创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96例创烧伤患者(实际完成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服用醋酸精氨酸0.4 g·kg-1·d-1;对照组45例,服用安慰剂酪氨酸,剂量同前,均连用7 d。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疗法。比较患者创面(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创伤患者治疗组(29例)创面(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1±2.8)、(19±6)d,明显短于对照组(13.2±5.5)、(22±6)d(33例,P< 0.05);烧伤患者治疗组(12例)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各为(20±5)、(28±6)d,与对照组(22±8)、(29±8)d(1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其中治疗组1例占2.44%,对照组1例占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以上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结论服用醋酸精氨酸能显著促进创伤患者创面(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烧伤患者的预后无明显改善,这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其确切疗效有待于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46.
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医院污染器械、卫生材料、一次性卫生耗材、清洁敷料等不同物品的消毒供应工作,是医院卫生材料的物流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质量是医疗质量的基本要素,是医院消毒隔离、污染与感染控制的核心区域,是医院改扩新建中规划设计的重点部位〔1〕。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体会及文献报道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消毒供应中心规划设计必须满足消毒隔离、污染与感染控制的原则。供应室物品流动须单向循环,物品进出口单独设立;物品须分类管理,区域划分、屏障隔离;人流、物流、设备屏障与平面区域划分有机结合,气流质量符合净化标准…  相似文献   
47.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5):F0004-F0004
济南军区第153中心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是集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全军医学专科中心,设施齐全,环境优良,建筑面积2500m^2,分设手外科病区,骨科病区,修复重建病区,康复病区,专利手术室,中心实验室和信息资料室,共展开床位180张。  相似文献   
48.
刘廷秀  袁正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05-1806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在心尖部或剑突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20例心包积液病人全部安全有效置管成功得到有效救治。10例心包填塞病人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结论:心包积液穿刺置管法简单、安全、有效,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9.
《中国卫生资源》2006,9(6):F0002-F0002
广中地段医院位于虹口区广灵一路80号,医院环境整洁、宁静、幽雅、舒适,临床及辅助科室齐全,设备先进,拥有床位86张,是一所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的综合性一级医院。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不少医学院校采取将课程相近的实验室合并成立新的“实验教学中心”。撤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各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组建“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已被多数院校所接受。其目的是加强对实验室建设的统筹性,避免在仪器设备购置过程中的低水平重复,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并且对实验内容的本身进行优化和整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实验等。因此,机能学实验课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目的的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