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讲台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杨建梅教授正在认真地为患者讲解胰岛素的种类及胰岛素的使用方法等对患者有用的知识。讲台下,病友们聚精会神、认真记录,更有病友拿出相机对自己感兴趣的幻灯片进行拍摄……这些,足以看出病友们对课程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和对课程形式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52.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受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要素的文化系统和不同区域的文化圈汇集、融合在一起,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成为现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标志着古老的原始体育形态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分支.  相似文献   
53.
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市场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只有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革,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1]。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课题组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  相似文献   
54.
《野战护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培养合格的军事护理人才,探寻《野战护理学》课程最佳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方法采用半封闭式自编问卷结合访谈进行调查,对象为《野战护理学》必修课学员共75人。结果学员认为有必要开设本门课程,学好本课程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为基础医学知识,其次为基础护理、外科护理;学员希望获取的知识有核、化学、生物武器损伤的救护,其次为战创伤救护技术、战伤休克的防治原则及护理、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及护理、战时医疗后送体系、战时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与护理;对野战内科护理知识的需求最低。学员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为技术操作训练。室外为学员最为向往的教学地点。多数学员认为,考核方式应选取模拟伤员救护实际能力考查。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学员认为应增加模拟训练。结论《野战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精选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灵活应用多种考核方式。应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编写针对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野战护理学》教材,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  相似文献   
55.
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要求是全面的、多元化的,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临床实践能力、科技创新精神、全球视野与交流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必修课,着力阐明疾病本质的课程,是临床医学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传统教学中存在思政教育不足;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弱,岗位胜任力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方面的“痛点”问题。鉴于此,基于立德树人、以学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感染力、价值力和吸引力,探索了教学创新路径。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思政育人与知识传授相融合,重塑多维一体的教学价值目标;以学生医学逻辑思维培养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实现对疾病的认识从整体到局部的转变;向临床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优化教学资源,构建以疾病为基础的全方位整合实验,进行多元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旨在为新医科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医学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以学员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新开课程"特殊环境医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方法 结合军校学员特点,分析中国医师岗位胜任力需求,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特殊环境医学课程内容体系。遴选的专家意见用Kendall’s W协调系数表示,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各级条目层级和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比率(CR)作统计检验。通过检验(CR<0.1)方可纳入体系内。结果 遴选的专家权威性、积极性高,专家意见一致性好,并形成了5条Ⅰ级条目、15条Ⅱ级条目、54条Ⅲ级条目的教材内容体系和13个知识模块用于实际授课,以及1种综合研讨课。结论 以中国医师岗位胜任力的需求为指导,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特殊环境医学教学课程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57.
根据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关于动物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举例说明了在绪论教学中关于课程内容、发展历史和前景的教学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8.
信息化时代的高职教育在以市场为导向,技能培养为本位目标的指导下,理想的教学模式应是这样过程:组织教学——多媒体仿真教学——实训(实验)室——现实职业岗位。做到教学与生产合一,让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高职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是实现上述模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9.
吴橙香  张静平  汪友蓉 《护理研究》2011,25(30):2758-2759
国际助产士联盟规定:助产士是"提供孕期、产期、产后期护理、支持和建议,把分娩服务作为独立职责的人"[1],助产专业比护理专业更具专业独立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提出"要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科护士"。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不同年级流行病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对课程内容在专业实习中的应用情况实施问卷调查,为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校2004—2007级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考试成绩,并对完成专业实习的2006级和2007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流行病学考试成绩上,4个年级偏度系数均是负值,峰度系数只有2007级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平均分在不同年级间有统计学意义(F=2.70,P〈0.05);2004级的及格率与其他3个年级间均有统计学意义(X^2=7.94,P〈0.008)。调查中发现课程内容在实习中经常应用的分别是传染病防控(16.0%)、慢性病防控(13.9%)和疾病监测(11.8%)。结论应加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