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2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680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1039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1283篇
内科学   876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3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526篇
综合类   2746篇
预防医学   1139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1385篇
  4篇
中国医学   1023篇
肿瘤学   32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886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640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91.
毛囊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皮肤附属器官,具有自我更新和周期性生长的特点。本文将有关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DPC)在毛囊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毛囊干细胞等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部分创面外用抗菌药物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皮生长因子 (EGF)、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 按所加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丁胺卡那霉素(0.021、0.210、2.100 mg/L)组、庆大霉素(5、 50、500 mg/L)组、氯霉素(0.01、0.10、1.00 mg/L)组、磺胺米隆(5、10 g/L)组、FGF2(2 400 U/ml)组、 EGF(2 000 U/ml)组及rhGH(0.016、0.160、1.600 g/L)组。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各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1)MTT法检测:与对照组A值0.455 3±0.021 7比较,各种剂量丁胺卡那霉素组、庆大霉素组、氯霉素组、磺胺米隆组成纤维细胞A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其中磺胺米隆(5、10 g/L)组降低最明显,分别为0.101 3±0.001 1、0.095 0±0.004 1(P<0.01)。FGF2组及0.016 g/L rhGH 组细胞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EGF组及0.160、1.600 g/L rhGH组A值与对照组接近 (P>0.05)。(2)细胞周期检测:对照组细胞增殖指数(PI)为(9.63±0.45)%,与之比较,0.210 mg/L丁胺卡那霉素组细胞PI值无明显变化(P>0.05),FGF2组、EGF组及0.016 g/L rhGH组PI值均明显升高,分别为(46.76±2.33)%、(42.30±1.41)%、(13.29±0.47)%(P<0.05或0.01)。 (3)形态学观察:对照组、EGF组及0.160、1.600 g/L rhGH组成纤维细胞数目较多,呈长条形或梭形, 轮廓不清,透明度高;丁胺卡那霉素组、庆大霉素组、氯霉素组、磺胺米隆组细胞数目较少,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透明度低,细胞内多有颗粒样物质及空泡;FGF2组、0.016 g/L rhGH组细胞分布均匀、密集,呈长条形或梭形,核分裂相多见,轮廓不清,透明度高。结论不同创面外用药物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各异,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创面外用药物,以促进愈合并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93.
六甲氧苄嗪对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贾铀生  赵德化 《医学争鸣》1990,11(2):122-125
  相似文献   
94.
对微量间接血凝试验用于检测Ⅲ型副流感病毒抗体做了实验研完。结果表明,用本文选择的较佳条件制备的HA-1-SRBC诊断血细胞试剂,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同血凝抑制试验比较,抗体滴度和GMT基本一致,两法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5.
96.
间接血凝试验血滴纸片法诊断囊虫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23例囊虫病人,30例正常人,193例精神病患者和450例其他病人进行了间接血凝试验血滴纸片法检查,123例囊虫病人阳性率为96.7%;30例正常人的阳性率为3.3%。这表明接血凝试验血滴纸片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  相似文献   
97.
98.
99.
我院在上海医科大学直接指导下,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对108例血瘀证患者进行了血凝动力学研究。研究对象对照组为110例正常健康人,其中男性6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为55岁,最小为21岁,平均年龄为35.61岁。血瘀证组共108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33例,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为19岁,平均为42.7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血瘀证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治疗分两组,20例血瘀证患者服用鸡血藤胶囊,每囊0.3g,每次服3~4囊,14天为1个疗程:12例血瘀证患者服生甘草胶囊,剂量、疗程同上。服上述两药时,患者停服其它药物。方法采用血凝动力仪器(MG-176)测定超凝血酶时间Q-TT及超凝血酶原时间Q-PT。取贫血小板血浆(PPP)0.1ml,加凝血酶0.2ml,预温2 min,做Q-TT,每份标本做2次以上取平均值。同上方法改  相似文献   
100.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兴贤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03-1004
自1965年最早利用脱钙骨基质在肌肉内诱发异位成骨后,人们在纯化脱钙骨移植物活性成分的过程中发现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家族。此后,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骨诱导和BMP的研究日趋活跃,对其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做了更深入的研究,BMP已证明是正常胚胎时期骨、牙组织内部骨和成年骨修复中最重要的诱导分化因子。这组蛋白质的发现,无论对基础生物学研究,还是对于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