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4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33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89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422篇
内科学   43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1259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581篇
  1篇
中国医学   385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AST)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LPS组、PNS+LPS组。利用喷糖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检测海马GFAP、乙醛脱氢酶1蛋白家族L1(ALDH1L1)的表达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GFA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与NS组相比,LPS组舔糖潜伏期延长、糖水偏好百分比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NS预处理可逆转上述抑郁样行为;与NS组相比,LPS组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加,GFAP及ALDH1L1蛋白表达上调,GFAP及TNF-αmRNA表达上调,PNS预处理均可减少GFAP、ALDH1L1及TNF-α的表达;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改善脂多糖导致的小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42.
笔者观察了大鼠失血性休克(HS)对内毒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生的影响及其细胞来源,并结合休克后组织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的表达变化,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LPS后90min,HS+LPS组血浆TNFα水平分别较HS组高20倍(P<0.01),LPS组高2.7倍(P<0.05);休克和复苏后,外周血白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明显受抑,而肝Kupfer's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却明显增强;休克后不仅肝组织内LBPmRNA表达增多,肺、肾组织内LBPmRNA也相继表达增加。研究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能显著增敏内毒素诱导TNFα的产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休克后组织内LBP表达上调有关,组织巨噬细胞群(如Kupfer细胞)可能是休克后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3.
小檗碱预防脂多糖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脂多糖性肝损伤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① 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0.01 mL/g),每天1次,共5 d,第5 d灌胃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2 mL/g);②小檗碱组:用5 g/L中性硫酸小檗碱灌胃(0.01 mL/g),每天1次,共5 d,第5 d灌胃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2 mL/g); ③ 脂多糖(LPS)组:除腹腔注射LPS(0.02 mL/g,28 mg/kg)外,其余处理同①;④小檗碱防治组:除腹腔注射LPS(0.02 mL/g,28 mg/kg)外,其余处理同②。腹腔注射后2 h和10 h去眼球取血,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另于腹腔注射后24 h取肝组织标本,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测定肝组织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 结果: LPS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小檗碱防治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低于LPS组(P<0.05)。腹腔注射LPS后2 h,LPS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小檗碱防治组。组织学检查发现,LPS组小鼠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肝窦充血;电镜下可见,肝细胞核溶解、部分核膜不完整,线粒体肿胀、嵴消失。小檗碱防治组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明显轻于LPS组。此外,LPS组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小檗碱防治组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低于LPS组(P<0.05),但小檗碱防治组肝组织中SOD活性与LP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小檗碱可以减轻LPS引起的肝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LPS诱导的TNF-α释放,减少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线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增高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大鼠血脑屏障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川芎嗪对照组、LPS干预组和川芎嗪治疗组。采用γ计数仪检测~(125)I-BSA通透量观察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LPS使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对~(125)I-BSA的通透量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蛋白表达下降,川芎嗪治疗组能明显拮抗LPS的上述作用。结论:川芎嗪对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它能影响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葛根素(Pu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感染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清洁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LPS感染组(LPS)和葛根素组(Pur+LPS)。LPS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脑损伤模型,立即腹腔注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6和24h后旷场。暗场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自发活动,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和环氧化酶2(C0X-2)蛋白表达量,Ni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与NS组相比,LPS组6和24 h旷场实验自主活动距离和穿格次数显著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数目显著减少,脑组织CD14和C0X-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Pur+LPS组6和24 h时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且CD14和C0X-2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LPS所致小鼠急性感染性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CD14和C0X-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内内皮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overexpressed lipopolysaccharide-associated factor 1,EOLA1)基因表达后细胞生长的变化。方法构建EGFP-EOLA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N2/EOLA1,转染ECV304细胞,G418压力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设计靶点特异性的寡核苷酸,连接到经BamHⅠ和HindⅢ酶切线性化的pSlincer3.1/H1质粒上。转染重组质粒到稳定表达EGFP-EOLA1融合蛋白的ECV304细胞,检测靶基因的抑制情况,观察EOLA1表达被抑制后细胞生长的改变。结果抑制EOLA1表达后ECV304细胞生长明显减慢。结论EOLA1基因在细胞内参与了细胞生长的调控。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脂氧素A4(LXA4)对脂多糖(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用LXA4孵育,再加入LPS;或单用LPS刺激PMVEC。在孵育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L-1β、IL-6、IL-8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IL-1β、IL-6、IL-8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髓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的表达。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测定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LXA4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PMVEC的IL-1β、IL-6、IL-8的蛋白合成与mRNA表达,抑制PI-3K的表达,抑制NF-κB和AP-1的DNA结合活性,但不影响LPS诱导的MyD88表达。结论LXA4通过下调PI3-K的表达和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拮抗LPS对PMVEC的IL-1β、IL-6、IL-8合成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减轻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LPS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和右美托咪定+脂多糖组(LD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μg/kg+LPS 5 mg/kg)。6 h后,收集左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取右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W/D)的比值;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HGMB1、TLR4和TLR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中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肺组织中HMGB1,TLR2,TLR4的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LD组中各指标变化显著减轻(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可能与HGMB1和TLRs蛋白表达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9.
LBP对LPS激活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的影响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对脂多糖(LPS)激活肺泡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经硫酸铵盐析、Bio-Rex70阳离子交换层析和MonoQ阴离子交换层析, 从大鼠急性期血清中分离纯化LBP。分别用0.01mg/L和1mg/L的LPS刺激肺泡巨噬细胞, 并加入不同浓度LBP(0mg/L、0.01mg/L、0.1mg/L、1mg/L和10mg/L), 观察肺泡巨噬细胞中p38蛋白激酶的磷酸化程度。结果:纯化的大鼠LBP在SDS-PAGE的60kD处呈现单一条带, 并可增强LPS与单核细胞的结合。当LPS浓度为0.01mg/L时, 1mg/L以下的LBP可明显增敏LPS对肺泡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的激活, 并且这种增敏作用随LBP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LBP为10mg/L时, LBP对LPS的增敏作用反而有所减弱;当LPS为1mg/L时, LBP对LPS激活肺泡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无调节作用。结论:LBP对低浓度LPS(0.01mg/L)激活肺泡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高浓度LPS(1mg/L)不需LBP的增敏作用, 可能通过LBP非依赖途径直接激活p38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0.
用细胞因子活性检测,Northernblot方法,在体外研究了抗细菌核心糖脂域McAb(EL1、EL3和3H4)对L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PBMC)释放TNF-α和IL-6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EL1、EL3和3H4在体外有抑制LPS诱导细胞释放TNF-α和IL-6的作用;Northernblot结果证实,这3株McAb能分别降低细胞TNF-α和IL-6mRNA表达的水平;提示抗细菌核心糖脂域McAb可能通过与LPS的结合而中和LPS,从而降低或阻碍了效应细胞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达到降低相应细胞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