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10篇
  免费   1887篇
  国内免费   902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490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1025篇
口腔科学   543篇
临床医学   9246篇
内科学   2979篇
皮肤病学   305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7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1132篇
综合类   12855篇
预防医学   9842篇
眼科学   134篇
药学   10389篇
  45篇
中国医学   1552篇
肿瘤学   664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837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1105篇
  2020年   974篇
  2019年   1181篇
  2018年   636篇
  2017年   1067篇
  2016年   1152篇
  2015年   1553篇
  2014年   2444篇
  2013年   2559篇
  2012年   3497篇
  2011年   3486篇
  2010年   3175篇
  2009年   2930篇
  2008年   3222篇
  2007年   3012篇
  2006年   2585篇
  2005年   2711篇
  2004年   2411篇
  2003年   2233篇
  2002年   1720篇
  2001年   1534篇
  2000年   1228篇
  1999年   895篇
  1998年   751篇
  1997年   565篇
  1996年   384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引起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细菌,它甚至还可以导致胃癌。这种细菌具有传染性,可以经口传播。如果在儿童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未进行有效的治疗,进入中年或老年后就很容易患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 疡、甚至是胃癌。  相似文献   
33.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和吸附K值及交叉吸附K值等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001、0.001、0.01、0.1、1和1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充分裂解细菌后,测定噬菌体滴度;以MOI=10的比例加入噬菌体及宿主菌,进行一步生长实验;纯化PaP3颗粒,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通过中和反应实验测定PaP3和其抗血清之间的吸附反应常数K值。同时,利用抗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确定本室分离的三株噬菌体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当MOI=0.001时PaP3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根据一步生长实验结果绘制一步生长曲线;通过血清交叉中和反应得出不同的吸附常数。结论PaP3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是20min,爆发期是60min,平均爆发量约为31,其抗血清反应的吸附常数K值为262。  相似文献   
34.
抗生素是人类 2 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由于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人类寿命至少延长了 1 0岁 ,但是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 ,特别是不合理滥用 ,细菌耐药不断出现并在全球流行 ,迄今为止 ,既不存在无耐药菌的抗生素 ,也不存在对抗生素完全敏感的细菌 ,当人类自豪的回首上世纪取得科学技术成就 ,憧憬 2 1世纪美好未来的瞬间 ,在抗感染领域 ,我们看到的是另类景象 ,威胁人类的重大感染性疾病尚未得到控制、新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出现 ,其中由于细菌耐药有可能再次使人类面临各种感染的威胁 ,部分医学家惊呼 ,人类即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post -antibiot…  相似文献   
35.
36.
剖析临床抗生素的滥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在临床用药中使用频率较高。在预防各种感染性的疾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各级医疗机构和各级医师中都存在不合理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已经逐步显现.包括细菌耐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难治性医院内细菌感染、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和社会负担的无谓加重、疾病治疗难度的增加等。抗细菌药物的正确与合理使用的问题已经成为医学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就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抗生索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7.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流行越来越广,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其代表菌种。收集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近1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共54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菌株初筛和确证试验,以了解该院产ESBLs菌的流行、分布状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呼吸系统感染在临床较常见,是老年患者的首要直接死因,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医生的重要本领之一。近年来,由于新的抗菌药物不断上市,致病原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大量应用及机械通气等有创技术的推广,难治性多重耐药细菌所致呼吸系统医院内感染也有增多趋势。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几类抗菌药物分别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以下分别介绍这几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产SHV型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基因类型。方法 :采用NCCLS推荐的酶抑制剂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最低抑菌浓度 (MIC)法、NCCLS推荐的ESBLs表型确证法、双纸片协同法、酶抑制剂增强纸片扩散法及E test检测ESBLs,并进行比较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7株ESBLs标准产酶株对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水解活性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产ESBLs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 1 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使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扩增 2 0株产ESBLs不动杆菌blashv…  相似文献   
40.
翟文海  刘汉丹  张燕 《中国药业》2006,15(18):47-48
目的调查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5年国内公开发表的53篇文献报道的支原体对6种FQs的耐药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统计涉及国内13个省市共计30832株支原体,左氧氟沙星(LEV)、氧氟沙星(OFL)、环丙沙星(CIP)、司帕沙星(SPA)在各省之间最高和最低耐药率分别有极显著差异(P〈0.005),耐药率范围分别是4.6%~68%,17、2%~82.7%,10.3%~65、3%,8.2%~60%,最高耐药率都已达到或超过60%;4种药物的耐药率男女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5),在2000—2004年5年中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总的平均耐药率LOM接近1/5,LEV超过1/4,OFL和SPA将近1/3,CIP和NOR则超过1/2。结论CIP和NOR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放弃这两种药物对支原体的经验治疗,加强药物敏感监测,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