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81.
《环球中医药》2009,(6):444-444
《环球中医药》杂志开辟《中医病案析评》栏目。中医医籍医案是中医学术传承的宝库,中医住院病历的书写也对中医师分析病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希望通过本栏目,广大读者将临床中遇到的典型病案或疑难病案整理刊发,交流辨证体会、临床心得,提高学术水平,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82.
由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研究员等编著的《难病针灸典籍通览》一书,最近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古代针灸文献研究与现代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产物,是《急病针灸典籍通览》一书的姊妹篇。该书共汇集古代医籍中用针灸  相似文献   
683.
游江 《新中医》2009,(6):123-125
中医医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承载着中医药理论的实践记录和临证总结。从先秦时期的医案雏形到清代的大型医案类书,中医医案与中医药理论一直相互促进并共同向前发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古代中医医案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的一条可行之路。因此,近年来人们对古代中医医案进行分析研究的论著数量大增,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结合的特点,显示出从主观描述到客观分析,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684.
《内经》修辞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勇 《陕西中医》2009,30(1):93-94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成书于2000多年前,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确立的标志。有“医家之《灵》、《素》,即儒者之《六经》”之说。然其辞古,其义奥,读者常难达其意。从修辞方面进行研究是准确理解其中医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帮助读者品味鉴赏我国先人用语之精妙。《内经》较早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广博深奥的医学内容,是古代医籍中运用修辞的典范。本文将着重讨论《内经》中关于疑问与省略两种修辞方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685.
张新玲  王妮 《陕西中医》2009,30(2):225-226
本次整理研究对象是陕西中医学院图书馆孤抄本古医籍。包括1991年版《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中医联目》)中收录的陕西中医学院图书馆馆藏孤抄本医籍及《中医联日》和《中国医籍大辞典》未收录的抄本。  相似文献   
686.
从《内》《难》经入手看“治未病”思想的源流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晔  段延萍  周杰  马赟 《陕西中医》2009,30(2):222-223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渊源,是中医临床的始祖,《难经》也是中医学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它阐发了《内经》等古代医籍的经旨并补充其不足,在中医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书与《内经》齐名,也被尊为“医经”。  相似文献   
687.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举措,基于针灸医籍选读高度启发性、引导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从提升教师思政水平、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检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为针灸医籍选读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实践路径,更好地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688.
2016年云南省新报告的外籍HIV感染者中德宏州新报告的外籍HIV感染者占比高达66.0%,且大部分为缅甸籍[1]。缅甸籍HIV感染者是德宏州艾滋病防控的重点。缅甸籍人员知晓自身HIV检测结果不仅有利于及早治疗,而且能降低HIV传播的风险。但目前国内关于缅甸籍人员检测结果知晓的相关研究结果较少,本文通过分析缅甸籍人员HIV检测结果知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今后更多德宏州缅籍人员知晓HIV检测结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HIV传播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9.
张卿子《仲景全书》(以下简称张版《仲景全书》)是日本学者出于实用目的, 将赵开美《仲景全书》进行改编而成的, 此书以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的《仲景全书》为底本, 增入《张卿子伤寒论》, 并对前言、目录部分进行调整, 于日本万治二年(1659)首次刊行, 是日本江户前中期《伤寒论》的主要传本。清代光绪年间此书传回国内, 经成都邓氏翻刻, 并增入《运气掌诀录》《伤寒明理论》。组成五种书目的张版《仲景全书》在清末民国时期流传。张版《仲景全书》在流传过程中, 曾被误认为是赵开美《仲景全书》。之后随着宋本《伤寒论》受到重视, 此书被与赵版相区分, 但是张版《仲景全书》在临床和文献两方面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690.
[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使古代针灸医籍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方法] “诵、解、别、明、彰”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经典的必经之路,基于《针灸医籍选读》课程特点,应用现代语言,重新解读该五步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结果] 现代语言解读下的“诵、解、别、明、彰”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可逐步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 [结论] 应用现代语言解读“诵、解、别、明、彰”经典学习五步法,可提高学生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针灸经典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