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0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环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终生性的教育工程。1977年第比利斯会议对环境教育定义认为“环境教育是一个过程,人们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得环境意识、知识、技能、价值、经验,能够促使人们采取实际行动,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环境问题,其目标包  相似文献   
32.
对北京市800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吸烟干预情况的研究显示,系列干预措施,尤其是开展。我劝家长戒烟。活动使家庭成员吸咽率由原来的53.0%下降至46.8%,中小学生吸烟率由原来的2.5%下降至O.8%,对促使成年人戒烟和预防青少年吸烟具有双重作用,值得推广。但目前中小学生虽具有一定的控烟知识,但仍比较肤浅,尤其是对吸烟可以产生哪些具体疾病等知识认识不足,应进一步探讨适合青少年控烟的宣传形式。  相似文献   
33.
实施控烟干预建立无烟门诊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改善现在人群中的吸烟状况,降低吸烟率,降低吸烟引起相关疾病的危险度,建立无烟门诊部,提高医务人员的信誉度。方法 于2003年11月开始为期1年的时间,对门诊大楼内工作的工作人员、来门诊就诊的病人及陪护人员共5004人作吸烟问卷调查和吸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后,分别选定门诊大楼的1、3、5、7、9楼各楼层诊室外的巷道与候诊厅监测空气中CO含量(CO是香烟烟雾中对人体危害较大且主要存留于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然后请呼吸科教授定期作相关知识的讲座,开通咨询电话,定时播放录像,制作宣传栏和警语,免费发放宣传手册等干预措施。结果 研究前5004人中有1806人吸烟,吸烟率为36.09%,各楼层候诊厅CO含量为8.00~23.16mg/m^3,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5mg/m^3)。经过10个月研究和干预后,共调查了5400人,其中有1848人吸烟,吸烟率为34.22%,各楼层候诊厅CO含量明显降低,为1.25~3.20mg/m^3。结论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干预,能够降低人群的吸烟率,树立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但需要更长久的坚持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自古以来,就有使用自然因子(如日光和水)、身体的活动(如我国的导引、各种拳术,西方的医疗体操等)以及被动的活动(如我国的按摩)、针灸等,进行强身和治疗疾病的记录。到19世纪末,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一些物理因子(如高频电用于热疗)就已在工业国家开始应用,形成了物理医学。20世纪  相似文献   
35.
最近有研究表明,吸烟不仅会使癌症、心脏病、卒中等发病风险升高,且烟民在上了年纪后肌肉会快速减少,导致身体各项生理功能加速衰退。美国的一份资料表明:在2009年,有2000  相似文献   
36.
一项覆盖95%全球人口的调查显示,截至2000年,全球15岁以上人口中吸烟者的数量已超过12.2亿人,据此推算,到2010年将增长到13.4亿人,到2020年将增长到14.2亿人。杨功焕等人于2002年的研究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共有吸烟者3.5亿人(按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男性吸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女性吸烟率不高,青少年吸烟率正在上升,与吸烟有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控烟策略的认识和赞同情况均远远不够。如果不加以积极干预,烟草流行情况将持续在较高的水平,为了减少由吸烟和被动吸烟导致的疾病负担,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37.
在近几十年内.科学家用很多临床实验证据证明了吸烟和被动吸烟(俗称二手烟)对人体的伤害。为了公众健康.越来越多国家致力于降低吸烟率.在餐馆酒吧等公共场所实行禁烟令。但仍然有人怀疑在公共场所禁烟的必要性,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我们已经知道.被动吸烟也可以损害血管。而且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被动吸烟不仅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还抑制了这些细胞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38.
作者于 1998年 3月对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等三所医科大学的第一年级和最后年级的医学生进行了第三次吸烟情况和态度的调查 (第一次在 1989年 ,第二次在 1995年进行的 )。第二次吸烟情况调查 ,虽然总体吸烟率与第一次调查没有变化 ,但分层分析发现 ,其男性经常吸烟率较第一次调查呈上升趋势 (9.5%VS .15.1% P <0 .0 5)。翁心植教授对医学生吸烟状况的恶化非常焦急和忧虑 ,他给当时的陈敏章部长写信 ,反映医学生的吸烟现状 ,陈部长对此非常重视 ,亲自致函 13所部属医科大学校长及书记 ,建议加强学校控烟工作 ,得到良好反应。上海医大和北京医大首先提出“创建无烟大学”决定 ,得到不少学校响应。我们曾进行过吸烟调查的三所大学也相继提出创建“无烟大学” ,并制定了相应的控烟措施。此次是在各校宣布创建“无烟大学”1年后进行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各校宣布创建“无烟大学”后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 :本次调查三校总体吸烟率为 10 .8% ,与 1989年的 2 4 .8%和 1995年的 2 2 .6 %比较 ,均有明显下降P<0 .0 5。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对吸烟危害健康并可导致某些疾病的认识也较前 2次调查结果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医学生对控烟的责任感和应尽义务 ,以及通过立法来限制吸烟等的认识程度也均较?  相似文献   
39.
延吉市中、小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延吉市1736名中、小学生吸烟状况,结果显示:小学组无吸烟者,初中组男性吸烟率达204%,高中组男性吸烟率达234%,朝鲜族中学男性吸烟率为288%,汉族为11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学生吸烟心理调查表明,以跟社会青年接触等社交目的而开始吸烟者占多数达568%,青少年吸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0.
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认知教育是人群防治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加之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极为重要。我组调查结果: 体育锻炼普及率偏低, 有5906 % 的人几乎不锻炼;7383 % 的人食盐量过多; 非高血压组吸烟率较高为6250 % ; 健康常识及格率仅1601 % 。说明在人群中对保健知识的知信行普遍不足,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是高血压人群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