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18篇
  免费   207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442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1878篇
内科学   3020篇
皮肤病学   407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3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376篇
综合类   5598篇
预防医学   11652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1978篇
  9篇
中国医学   1213篇
肿瘤学   14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97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528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681篇
  2014年   1192篇
  2013年   1309篇
  2012年   1568篇
  2011年   1725篇
  2010年   1676篇
  2009年   1667篇
  2008年   1926篇
  2007年   1838篇
  2006年   1827篇
  2005年   1910篇
  2004年   1271篇
  2003年   909篇
  2002年   680篇
  2001年   603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了解2005-2014年江阴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提供的流腮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江阴市共报告流腮病例1 418例,年均发病率9.48/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集中在2~15岁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01);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目前流腮已逐渐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做好麻腮风疫苗的常规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切实加强流腮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从淡水养殖鱼类、青蛙样品以及腹泻病人大便样品分离的菌株作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获取临床腹泻病人的新鲜大便标本和在水产品市场采集淡水鱼和青蛙样品取肠道内含物分别涂布选择性培养基,选取疑似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和16S rRNA 基因分子鉴定,确证为香港海鸥型菌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株对几类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次检测的24株香港海鸥型菌分离株对八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蛙源株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于鱼源株。其中分离的11株分离株(45.8%)对3个种类及以上抗生素表现耐药,为多重耐药株。结论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和动物疾病防治被广泛加于动物饲料中,可能导致食源性细菌耐药性增加。人们有可能通过摄入含有香港海鸥型多重耐药株污染的食物而获得抗生素耐药性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993.
安徽省1例H9N2流感病例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9N2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感染来源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5年4月发现的H9N2流感患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及相关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轻症流感样症状。患者发病前有活禽市场暴露史;活禽市场环境监测标本中H9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4.1%;29名密切接触者在观察期内未出现流感样聚集性疫情。结论 该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暴露有关,病毒来源于禽源H9N2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铜仁市碧江区伤寒、副伤寒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伤寒副伤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的伤寒、副伤寒网络直报信息,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碧江区2005~2014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阶段性波浪式变化,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17.95/10万,年发病率在0.37/10万~69.59/10万之间波动;发病人群以学生和农民为主,青壮年多发,四季均有发病,主要分布在7、8、9、10、11月,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乡镇。结论:伤寒、副伤寒发病主要与环境卫生、生活习惯直接相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饮水卫生习惯等综合措施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了解西安市小学传染病流行/暴发现况,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学校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从西安市抽取92所小学,现场调查学校2013-2015年传染病流行/暴发事件信息和相关因素信息,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2所学校内有31所学校2013-2015年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暴发,共发生疫情47起,均为呼吸道传染病,其中57.4%(27/47)为水痘疫情,共报告病例832例,平均罹患率为8.7%,疫情多集中在冬春季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室人均通风面积是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暴发的相关影响因素(OR=0.864,95%CI:0.761~0.982,P=0.025),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暴发的学校,其传染病防控管理评分高于未发生过的学校(OR=1.277,95%CI:1.013~1.610,P=0.039)。结论 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是西安市小学传染病防控的重点,改善教室通风条件,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可减少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崇左市边境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对后续防控工作进行指导。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崇左市2008-2017年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崇左市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为82 682例,年均发病率为397.15/10万,重症498例,重症比为0.60%,死亡19例,病死率为0.02%,共报告手足口暴发疫情2起。报告病例数主要集中在4~7月,发病呈现隔年流行强度增强的趋势。手足口病的人群特征为3岁以下组儿童、散居儿童、农村儿童高发,病原学特征上每年优势病原体有所变化,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优势病原为EV71病毒,EV71疫苗的接种率仅为13.35%。结论 崇左市边境地区手足口病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高危人群,应大力推广手足口病EV71疫苗的接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疫情监测、有效处理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北京市劲松社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体重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劲松街道18岁以上常住居民2 05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对超重肥胖及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5.38%和17.78%,标化率分别为31.89%和13.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已婚、男性、吸烟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劲松社区的超重肥胖呈现较高的患病水平,针对吸烟、高龄、已婚、男性等高危人群开展干预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98.
探讨在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中不同程度密切接触者病例的检出效果,为校园肺结核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7年3月贵州省某县某中学首发的确诊病例为中心,对该中学接触者进行分级,1级接触者进行胸部数字化摄影检查,有结核病变的痰涂片检查;2级和3级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PPD试验强阳性进行胸部DR及痰涂片检查.结果 共筛查1级接触者学生87人、教师17人,学生新发现2例患者,罹患率为2.2%,教师无病例;筛查2级和3级接触者学生841人、教师73人,在学生2级接触者中新发现1例患者,2级罹患率为0.6%;3级接触者中未发现新病例.PPD试验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x2值分别为15.093,39.139,P值均<0.01).结论 病例集中在同一年级的楼层,通过分级筛查能及时发现学校结核病疫情波及的人群及范围.  相似文献   
999.
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及分子溯源分析,为科学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事件开展现场调查,描述疫情三间分布,分析流行特征.采集病例肛拭子标本、剩余食物、环境及水源标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选择代表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全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单核苷酸多态(SNP)分析,预测毒力基因谱及耐药基因谱.结果 2017年8-9月报告的3起疫情共发病282例,以发热、腹泻为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症状不明显,均为学生群体,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肛拭宋内志贺菌检出率为62.22% (56/90),肛拭ipaH基因检测阳性率为69.70% (46/66),环境样本阳性率为12.31% (8/65);PFGE,全基因组MLST,SNP分析表明,3起疫情代表菌株不同源.毒力基因预测共有12种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预测有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基因.结论 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宋内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之间无直接关联,病原菌毒力基因谱与国内常见宋内志贺菌特征一致,存在多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重庆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控制乙脑流行提供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5年重庆市共报告乙脑病例1 611例,发病率由2006年的0.72/10万降低到2015年的0.12/10万,发病率年均降低17.67%,年均发病率为0.49/10万;死亡31例,年均死亡率为0.009/10万,年均病死率为1.62%。男性发病率(0.57/10万)显著高于女性(0.40/10万)(P<0.05)。39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呈散发,主要分布在大足区(129例,8.00%)、丰都县(123例,7.64%)、开县(114例,7.08%)、垫江县(97例,6.02%)。发病呈明显季节性,发病病例和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7-8月(1 530例,94.97%);发病年龄以1~7岁为主,占73.43%,死亡以1~3岁为主,死亡中位年龄为2岁;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5.62%。临床诊断病例698例(43.33%),实验室确诊病例913例(56.67%);病例以发热(89.63%),嗜睡(72.32%)等症状为主。病例中有疫苗接种史占18.37%,无疫苗接种史占26.88%,免疫史不详的占54.75%。 结论 重庆市乙脑发病逐年降低,今后应加强流行季节病例监测,在持续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免疫重点应针对发病率相对较高地区的1~5岁散居儿童,同时提高个案调查质量和实验室诊断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