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建立洪灾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救灾防病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洪灾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救灾防病应急能力的初评指标体系,德尔菲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综合评分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综合评价模型等级分类的可行性和所包含指标的独立性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包含20个一级指标和57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评价的应急能力较强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个,中等的10个,较差的5个;综合评价模型等级分类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且包含指标的独立性较好.结论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区分洪灾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救灾防病应急能力的强弱,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2.
<正>1998年齐齐哈尔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为了解灾后生态环境的改变对自然疫源地迁移的影响,为制定灾后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洪涝灾害地区、洪涝边缘地区和非灾区的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密度、种类构成、鼠类带毒率、鼠感染率及人群发病情况等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医院管理论坛》2007,24(8):6-6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确保全市医疗机构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近日,重庆市卫生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卫生系统全力投入救灾防病工作,应对来势凶猛的暴雨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估湛江市雷州纪家镇抗洪防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湛江市雷州的纪家镇7个自然村,通过面对面访谈和现场观察的方法,对灾区的灾情、卫生机构受损情况、疾病监测及救灾防病、环境消毒等进行调查.结果 雷州纪家镇平均水淹24 h,约有3 000人口受灾,7个自然村受灾,灾情以洪涝和房屋倒塌为主,有约580口井受污染.7家卫生院(站)的药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计划冷链和网络直报体系运行正常.灾后没有出现大的传染病暴发或流行,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呼吸道患者有增加的趋势.灾区消毒剂和宣传小册有足够的供应量.结论 存在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增多的不利因素,如果措施不得力,可能会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讨1998年洪灾对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评价灾年和灾后1年的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分析3个代表性水文站的洪涝灾情;调查湖区8县血防干预策略实施状况;监测42个抽样和13个固定观察点在防治措施下的疫情变化。结果 1998年鄱阳湖最高水位22.5m,达历史顶点,有螺州滩普遍提前淹水100余d,234座圩堤溃块、漫顶或涝淹,圩内900余万hm^2农田受损,50余万居民长期被洪水包围;全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157例,人、畜感染率并无回升,钉螺和感染螺密度显著低于1997年;1999年共发生“急感”34例,耕牛感染率与1998年相仿,居民感染率、钉螺和感染螺密度开始回升;1998年和1999年“平垸行洪”和“退田还湖”村圩内未查获钉螺。结论 鄱阳湖区灾年及灾后疫情,应归因于强化干预措施、卫V代款项目奠定的血防基础和某些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洲滩钉螺的繁殖在灾年处于抑制状态,但灾后1年开始复苏,居民感染率也出现回升状态。  相似文献   
57.
薛维军 《疾病监测》2005,20(6):285-288
目的研究洪涝灾害对钩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及有效防治策略。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洪涝对公安县人间钩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结果1990~2000年公安县钩体病年均发病率7.99/10万,发病时间以7~8月份为主。采集鼠肾53只、猪肾168只培养为阴性,用PCR法检测,鼠肾有6只阳性,阳性率为11.32%,猪肾有1只阳性,阳性率为0.59%,鼠带菌率比猪带菌率要高。健康人群血清黄疸出血群平均抗体与波摩那群一致,均为0.048μg/μl,流感伤寒群平均抗体为0.056μg/μl。开展钩体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钩体病的发生与流行。通过对1999~2000年公安县降雨量、气温、长江水位与钩体病发病率作单因素分析,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洪涝灾害可以影响钩体病的流行,但不是决定因素。钩体病防治策略应采取以加强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接种钩体疫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8.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泛滥,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日、水库溃坝、道路和桥梁被毁、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的现象。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因渍生灾的现象。海面突然上升,使海水登陆而泛滥也可以造成洪涝灾害。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通称为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59.
随着气候变暖,人口膨胀,工业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不合理或过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洪涝灾害发生的频度、广度和强度越来越大,其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各种传染病中,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钉螺扩散的影响最为显著.一、洪涝灾害对钉螺扩散的影响尽管钉螺扩散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洪涝灾害是造成钉螺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1~5].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掌握房山区"7·21"洪涝灾害发生后村级集中式供水厂的卫生安全情况,及时对饮用水的健康危害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方法对灾区的村级集中供水厂调查、采样,分别对灾后一周和采取应急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结果灾后抽样检测水样152份,合格率19.08%,其中水质未消毒的124份,合格率10.48%,水质消毒的28份,合格率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10,P<0.01);应急消毒处理后检测水样188份,合格率53.72%。结论洪涝灾害发生后灾区的村级集中供水厂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部分村级集中式供水厂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善,水质监测合格率低,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洪涝灾害发生后必须对村级供水厂进行应急消毒处理,完善村级集中式水厂的建设和管理,规范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