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2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553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517篇
内科学   294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1325篇
预防医学   460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65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12 415例藏、回、汉族学生视力与色觉检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省湟中地区藏、回、汉族高考体检学生12415例视力与色觉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藏、回族学生视力下降低于汉族学生,汉、藏族学生视力下降率逐年上升。色盲患病率3.14%,民族间无明显差别,但女性患病率略高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02.
集居藏族和汉族儿童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春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93-1094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集居儿童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方法:对1~7岁集居儿童304人的体重、身高、头围、胸围、血红蛋白等进行了检测。结果:(1)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达均值人数藏族为29.01%~34.35%之间,汉族为10.98%~15.03%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2)贫血检出率藏族11.45%,汉族4.62%,差异具有显著意义;(3)龋齿患病率藏族36.64%,汉族27.17%。结论:3项指标达均值人数明显低于《城乡保健工作要求》,龋齿在集居儿童疾病中占首位。今后应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增强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广东健康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hGSTA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217名广东健康汉族人hGSTA1基因型。结果GSTA1基因野生型纯合子(GSTA1*A/*A)分布频率为76.0%(165/217),突变型纯合子(GSTA1*B/*B)为2.8%(6/217),突变型杂合子(GSTA1*A/*B)为21.2%(46/217);GSTA1基因多态性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健康汉族人群GSTA1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日本人相似,但与美国白人、美国黑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Rh阴性者民族分布情况。方法对2002年-2005年无偿献血者进行抗-D普查,同时建立Rh阴性血型档案。结果本地区回、汉族Rh阴性献血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33%和0.21%,与我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者比例相当,属于稀有血型。结论Rh阴性血紧缺,应建立完整档案资料并建设Rh阴性冰冻红细胞库。  相似文献   
105.
汉族Rh血型DⅥ表型Ⅲ型的分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h血型系统的部分D表型(或不完全D表型,panial D phenotype)可以分成D^Ⅱ(D category Ⅱ,D^Ⅱ)-D^Ⅶ(D category Ⅶ,D^Ⅶ)6个表型(D^Ⅰ已经被废除),其中D^Ⅵ(D category Ⅵ,D^Ⅵ)表型临床意义显著。D^Ⅵ表型女性妊娠RhD阳性胎儿可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如果D^Ⅵ表型患者被误检为RhD阳性而接受RhD阳性血液,产生抗RhD的风险也很高。  相似文献   
106.
山西地区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人类迄今所知多态性最丰富的基因系统,HLA系统不仅是人类的遗传标志,而且还与免疫调控及许多疾病相关.HLA等位基因的分布有明显的人种和地区差异.为了解山西地区汉族人群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特征,我们将山西地区的7440名汉族骨髓供者的HLA基因分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人谷胱甘肽S 转移酶(hGSTA1 )C-69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1 4 0例血样本来自中国2 5个省份的汉族人口,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hGSTA1 69位点的变异。结果 中国汉族人群GSTA1基因 69位点的野生型纯合子(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75 .0 %,突变型纯合子(TT)基因型为0 .7%,杂合子(CT)基因型为2 4 .3 %;C及T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7.1 %及1 2 .9%。结论中国汉族人群GSTA1基因呈多态性分布,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不同于其他种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Iba基因VNTR多态性在天津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片断,根据产物的长度判断VNTR基因型。结果:天津地区汉族人群等位基因A、B、C、D的频率分别为0.43%,3.33%,60.14%和36.10%。结论:天津地区汉族人群GPIba基因VNTR多态性分布以等位基因C和D为主。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观察比较新疆吐鲁番地区维、汉两民族幽门螺杆菌阳性感染率是否存有差异。方法 14C呼气试验。结果维吾尔族阳性率明显高于汉族,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同地区人群中的不同个体,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