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67篇
  免费   8399篇
  国内免费   4707篇
耳鼻咽喉   798篇
儿科学   1226篇
妇产科学   975篇
基础医学   6729篇
口腔科学   1504篇
临床医学   19973篇
内科学   10573篇
皮肤病学   1015篇
神经病学   2455篇
特种医学   46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9篇
外科学   9170篇
综合类   41788篇
预防医学   23535篇
眼科学   1399篇
药学   20419篇
  229篇
中国医学   32900篇
肿瘤学   3759篇
  2024年   928篇
  2023年   3171篇
  2022年   2563篇
  2021年   3031篇
  2020年   2933篇
  2019年   2664篇
  2018年   1466篇
  2017年   2551篇
  2016年   3246篇
  2015年   4665篇
  2014年   7723篇
  2013年   8316篇
  2012年   11930篇
  2011年   11688篇
  2010年   8594篇
  2009年   8144篇
  2008年   19624篇
  2007年   11792篇
  2006年   10098篇
  2005年   12792篇
  2004年   7189篇
  2003年   8349篇
  2002年   7962篇
  2001年   5240篇
  2000年   3616篇
  1999年   2439篇
  1998年   1812篇
  1997年   1655篇
  1996年   1233篇
  1995年   1233篇
  1994年   1083篇
  1993年   747篇
  1992年   562篇
  1991年   597篇
  1990年   377篇
  1989年   394篇
  1988年   201篇
  1987年   177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背景: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正迅速增加。在该人群,单纯行为疗法减肥及维持体重下降的效果有限,但是对药物治疗尚未进行广泛的研究。 目的:确定奥利州他(Orlistat)在青少年体重治疗方面的效果及其安个性。 设计、地点和病例:于美国和加拿大32个中心、539例肥胖青少年(12—16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第95百分化之上≥2单位)进行的多ln0、54剧(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随机双盲研究。 干预:给予奥利司他(n=357)或安慰剂(n=182)120mg,每口3次,持续1年;加适度低热卡饮食(脂肪占30%)、运动和行为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BMI变化;二级指标包括腰围和髋用、体重下降、脂质测量以及机体对口服葡萄糖的血糖和胰岛素反心。 结果:至12周时,两组BMI均有下降;此后,奥利司他组体重维持稳定而安慰剂组则超过基线。研究结束时,奥利司他组BMI下降0.55。而安慰剂组则增加0.31(P=0.001)。与安慰剂组的15.7%相比,奥利司他组26.5%的病例BMI下降≥5%(P=0.005);BMI下降≥10%者分别为4.5%和13.3%(P=0.002)。在研究结束时,奥利司他组体重增加0.53kg,安慰剂组增加3.14kg(P〈0.001)。双能X线吸收测量娃示,这种差异可用脂肪体再的变化解释。奥利司他组腰围下降,安慰剂组腰围上升(-1.33cm比+0.12cm;P〈0.05)。奥利司他组发生轻至中度胃肠道不良事件者为9%-50%,安慰剂组为1%~13%。 结论:与安慰剂比较,奥利司他与饮食、运动和行为改善联合可显著改善肥胖青少年体重的治疗。在这个青少年人群,连续使用奥利司他1年并无重要安全问题,尽管奥利司他组胃肠道不良事件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992.
脾脏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备  李承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7):450-452
近年来关于脾脏功能的研究逐渐为广大外科医生所重视,在此基础之上,脾脏外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技术与新标准,对临床工作产生了推动作用。但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功能仍有许多是未知的,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本文将对脾脏功能研究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的对比研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额叶癫(癎)(LE)与颞叶癫(癎)(TLE)在临床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按国际抗癫(癎)联盟1989年癫(癎)综合征分类对门诊病例进行诊断筛选.对382例TLE和167例F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x2检验及比值比(Odd值)统计数据.结果:TLE与FLE在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双侧放电、多脑叶放电、同步化和睡眠中放电增多)、发作频率和预后上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FLE和TLE的临床诊断对于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丹参与骨碎补注射液防治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丹参和骨碎补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机理及其交互作用.方法选用家兔50只,随机分成五组:模型组、丹参组、骨碎补组、丹参 骨碎补组、对照组.8周后观察五组家兔血液流变学、脂代谢、股骨头组织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股骨头疏松,易于凿切,血液粘度和血脂升高,骨小梁变细、稀疏,空骨陷窝率增高,髓腔脂肪细胞增多;而其余各组上述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以丹参 骨碎补组病理改变最轻.结论①丹参、骨碎补均能预防激素所致的高粘滞血症和高脂血症;②骨碎补能提高血钙血磷,激活成骨细胞,提高股骨头的骨密度,能预防激素性骨质疏松;③两药在预防SANFH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的抗体制备与细胞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P 2是王红阳教授等于 1996年在胰腺癌细胞株中克隆并鉴定的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R PTPs)家族的新成员[1] ,可通过近膜区与重要的肿瘤相关基因 β catenin相互作用。cadherins catenins复合物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作用 ,参与对细胞粘附的调节 ,这些粘着结构的异常已被证明可导致胚胎发育畸形 ,并与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2 ,3 ] 。我们对PCP 2近膜区进行原核系统的表达 ,制备抗PCP 2多克隆抗体 ,以研究PCP 2与cadherins catenins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细胞粘附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载体pGEX 5…  相似文献   
998.
DiI荧光示踪剂在小鼠骨髓细胞肝内移植中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1’ 双十八烷 3,3,3’ ,3’ 四甲基吲哚羧花青 高氯酸盐 (DiI )是一种新的荧光物质。 1986年Honig等[1] 首次报道DiI可作为荧光示踪剂用于培养的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本研究发现 ,DiI可标记骨髓细胞。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 :供、受者均采用健康雄性BALB/C小白鼠 ,重 (2 0± 2 ) g ,共 2 4只 ,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实验动物分成 2组 ,供者组 16只 ,受者组 8只。2 .实验方法 :(1)DiI购于美国Sigma公司。用无水乙醇溶解DiI结晶颗粒 ,配成含 1mmol/LDiI的溶液 ,并用0 .2 μm滤过膜滤过 ,在室温下 ,密闭避光保…  相似文献   
999.
采集一组脑电数据,利用3种非线性动力学算法对数据进行性分析,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展望了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在研究脑神经系统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赵忠信  蒋宝川 《河北医学》2003,9(7):623-624
目的:研究腓骨支撑术在粉碎性胫腓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以来我院收治的粉碎性胫腓骨折55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总优良率95%。结论:腓骨支撑术在治疗粉碎性胫腓骨折中,损伤小,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