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31篇
  免费   918篇
  国内免费   671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1210篇
口腔科学   788篇
临床医学   2807篇
内科学   1709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330篇
特种医学   8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443篇
综合类   6285篇
预防医学   3238篇
眼科学   170篇
药学   3158篇
  19篇
中国医学   2233篇
肿瘤学   399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507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857篇
  2013年   909篇
  2012年   1380篇
  2011年   1394篇
  2010年   1141篇
  2009年   1151篇
  2008年   2770篇
  2007年   1959篇
  2006年   1327篇
  2005年   1763篇
  2004年   1321篇
  2003年   1188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700篇
  2000年   541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12.
13.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再发率均高,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加剧,脑血管病的危害在逐渐上升。虽然静脉使用阿替普酶及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低治疗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发病时间不能确定或就诊时间的延误造成的。醒后卒中患者因发病时间无法界定,因而无法行再灌注治疗。随着一些重要研究的开展及成功,使我们重新思考简单按时序表达的"时间窗"概念,认识到即使在超过指南推荐的时间窗,仍有可能存在可挽救有梗死风险的脑组织,逐渐形成了"组织窗"的治疗理念。这一转变,离不开先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项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医师可以根据临床评估及影像成像来判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可挽救组织的存在,可能会使更多的卒中患者获得再灌注治疗的益处。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试图通过影像学和临床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寻找缺血半暗带存在的证据。在这篇综述中,将探讨目前接受再灌注治疗的醒后卒中患者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4.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脑梗死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0世纪80年代初Chaise等报道了用纤维蛋白溶解剂,经动脉内灌注治疗因手术所致的血栓形成,随后超选择动脉内局部溶栓,方逐渐推广应用于脑血管病治疗领域。超选择动脉内局部溶栓,即经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后,将导管插至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动脉,直接将药物注人血栓所在的动脉或直接注人血栓处,达到较准确选择性溶栓目的。与静脉给药相比,理论上局部动脉内溶栓采用较少剂量的溶栓药,即可使阻塞血管更快、更完全的再通;但不利因素有动脉内插管过程可能会延误治疗时间,同时颅内动脉插管也有一定的风险。作者就超选择动脉内局部溶栓的可能性与治疗效果等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背景:浴光疗同步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与UVB和死海盐的多靶点作用有关,同步治疗能够起到协同功效。目的: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①评价浴光疗同步治疗各种临床类型银屑病的有效性;②观察治疗反应有无不同;③获得更多数据以预测对不同类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以便针对患者的类型选择治疗效果良好的方法。方法:根据Regensburg计划,患者接受了一个包括35次治疗的基础同步浴光疗疗程,随后又接受了一个包括25次治疗的维持治疗疗程。治疗中每周进行PASI评分以评价患者的皮肤状态。对373例按计划完成基础疗程的患者和其中78例完成维持疗程的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淑兰  魏晨玲 《临床荟萃》2006,21(18):1356-1357
E-选择素(E-selectin)是由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多糖(LPS)激活的内皮细胞产生,产生后24小时释放入血,形成可溶性的分子。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诱导82整合素(Mac-1)(CD11b/CD18)活化,对多形核粒细胞有趋化作用,是内皮细胞活化的标志。。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渗出及与肝细胞的黏附均由黏附分子(sE-选择素等)所介导,肝脏内皮的损伤与sE-选择素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层黏连蛋白(LN)是细胞外间质中的一种非胶原性糖蛋白,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间质间的黏附,  相似文献   
17.
上睑下垂术式选择及其评价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为探讨和研究矫正上睑下垂的合理术式,以指导手术选择,提高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成功率。本文从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的目的着眼,提出了术后在形态和功能上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以及术后效果判定等级,并从原理上对矫正上睑下垂手术方法进行归类、分析和评估。1上睑下垂手术目的及效果判定1.1手术目的和术后效果要求1.1.1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下垂的上睑,恢复正常的睑裂高度,暴露出瞳孔,扩大视野,防止弱视,矫正异常形态,改善面容。总之,既要达到功能上的恢复,又要达到美容目的。1.1.2术后理想而完善的矫正效果应具备以下几点:①形态上:…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及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eptin)、白细胞介素6(IL-6),流式细胞仪测定选择素水平;探讨各指标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Leptin、IL-6、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下降。提示血清Leptin、IL-6、选择素水平变化与脑梗死有较密切关系,可作为估测脑梗死病情变化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正天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柱;流动相乙腈(0.025 mol·L-1)-磷酸(158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在0.25~2.5 μg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05%.结论本法准确,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和单发性腭裂(CPO)是常见的先天发育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学说众多,大多倾向遗传-环境共作用的理论,但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就疾病发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