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7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大学生与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两所试点学校进行生活技能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了解大学生和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行为现状及探讨生活技能教育的成效.方法 2007年6月~9月在山东潍坊某高校和山东菏泽某中学对240名学生开展以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AIDS)专题教育,并在教育前后分别发放问卷了解相关的认知情况.结果 开展教育前中学生和大学生对于HIV/AIDS的认知情况有显著差异.教育前后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自我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生活技能教育取得较高成效,特别是对于共用杯子和厕所不传播HIV的认识由教育前的21.2%和26.3%的低正确率分别提升到了93.2%和92.4%.结论 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开展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教育非常有效,应推广这种教育模式,同时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建立一个综合艾滋病防控网络.  相似文献   
62.
超声诊断胆囊、胆管结石的正确率可达90%以上,但仍有漏诊和误诊病例。认真分析总结声像图特征,对于进一步减少漏误诊有较大帮助。本文报告我院近几年来超声诊断胆囊、胆管结石患者100例,全部经临床、病理证实。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首诊疑似阑尾炎的病例行螺旋CT扫描,观察阑尾大小,阑尾周围情况,有无结石,回盲部及右附件区的改变,然后总结分析。结果 30例病人CT诊断急性阑尾炎25例,卵巢肿物1例,与手术病理相符,正确率86.7%,假阴性4例(13.3%)。阑尾炎CT表现有:阑尾增粗21例(70%),阑尾周围炎性改变20例(66.7%),阑尾结石5例(16.7%),盲肠末端肠壁增厚4例(13.1%),右附件区囊实性改变3例(10%),回盲部团块1例(3.3%)。结论 使用螺旋CT扫描诊断阑尾炎,可为临床提供丰富的影像资料,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在放射科日常工作中,胸部平片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笔者从事放射线诊断工作近10年了,在这10年里收集了424张胸片。初步总结后.就怎样提高X线胸片读片正确率谈谈体会。供初学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65.
循证护理在提高哮喘患儿吸入治疗疗效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提高哮喘患儿吸入治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通过互联网和医院局域网,围绕“吸入疗法”在医学专业数据库行循证证据查询,主要应用吸入疗法进行哮喘防治,并在初诊后1、3、6个月时进行复诊,凡6个月后病情分级降1级以上为有效.结果两组患儿吸入治疗技术正确率循证护理组为91.9%,常规护理组为65.2%,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的病情分级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思想为指导,在一定周期内对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系统宣教,能较好地提高患儿的吸入治疗正确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基于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ART)与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建立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模型,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58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资料,分别提取12个临床指标和22个影像学指标作为鉴别SPN良恶性的输入指标,将各指标结果输入CART和ANN诊断模型。采用ROCKIT统计学软件绘制三组影像科医生、CART和ANN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CART对SPN良恶性诊断正确率最高,其次为ANN、高年资医生、中等年资医生和低年资医生。以上各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878、0.845、0.778和0.658。CART、ANN与高年资医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组与中、低年资组医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ART对SPN具有决策意义的诊断指标为年龄,其次为结节的毛刺征和咯血症状。结论数据挖掘的CART和ANN两种算法对评估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7.
生后早期听觉经验对小鼠声调分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生后早期声音暴露对昆明小鼠的不同方向的调频音分辨能力的影响,为探讨汉语声调辨别的神经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实验在昆明小鼠上进行,分为暴露组和正常组两组,暴露组动物于出生后早期给予升调音暴露,正常组动物常规饲养作为对照。所有动物于生后二三月龄随机分组(每组又分为升调、降调两个亚组),施行行为学训练,升调-正常组和升调-暴露组给予升调音-电防御性条件反射训练,降调-正常组和降调-暴露组给予降调音-电防御性条件反射训练,分别记录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升调一暴露组的平均反应正确率在短延时(2s)和长延时(4s)的两个训练阶段分别为(51.25&;#177;22.09)%,(95.00&;#177;1.17)%,明显高于升调-正常组(36.73&;#177;20.04)%,(93.75&;#177;0.5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2481,P&;lt;0.001),升调-暴露组反应时明显低于升调-正常组(P&;lt;0.001);同时,升调-暴露组的反应正确率比降调-暴露组的平均反应正确率高,反应时比降调-暴露组低,两组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lt;0.001),而升调-正常组和降调-正常组的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26,0.0550)。结论:出生后早期升调音暴露能显著提高动物对升调的分辨能力,而对降调的分辨能力没有明显影响,提示动物对不同方向的调频音的反应特性具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应用近红外线扫描、彩超及钼靶摄片三种技术,比较其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3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分别行近红外线扫描、彩超及钼靶摄片检查。结果 本组83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肿瘤44例,恶性肿瘤39例。近红外线扫描、彩超及钼靶摄片对良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4%(38/44)、90.9%(40/44)和88.6%(39/44),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4.9%(37/39)、92.3%(36/39)和74.4%(29/39)。结论 三种检查技术各有所长,应该有选择的单独或联合使用,以便提高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脊髓造影与CT脊髓造影在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tenosis with scoliosis,DLSS) 中的诊断价值,并与MRI扫描、手术所见相比较.方法:选择2004-0112007-06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DLSS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经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观察,其中43例同时行MRT扫描.通过脊髓造影与CT脊髓造影的影像进行分析,确定其椎管狭窄部位、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并与术中所见及MRI比较.结果:①脊髓造影与CT脊髓造影的表现:DLSS对硬膜囊或神经根的压迫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复杂,除与关节突肥大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退变突出有关外.还与关节突关节半脱位、椎弓根移位压迫神经根等因素有关.②与手术所见的符合率:脊髓造影、CT脊髓造影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7.6%和92.8%,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正确率为95.3%;对于不同弯度的DLSS,二者的诊断正确率无明显差异.③与MRI比较:在弯度较大的DLSS中,脊髓造影与CT脊髓造影的诊断正确率高于MRJ. 结论:脊髓造影和与CT脊髓造影的联合应用于DLSS诊断正确率较高,对于弯度较大的DLSS诊断正确率优于MRI.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估价在CT、MR时代胸片对胸部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496例无选择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胸部疾病,分别统计胸片与胸部CT术前诊断正确率和误诊率。结果 肺癌339例、肺结核33例、肺炎63例、错构瘤17例、肺囊肿10例、肺隔离症5例、其他29例。肺结核与肺炎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6%与62%,CT分别为78.8%及60%,二者诊断正确率差别较小。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胸片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0.2%及85%,CT分别为88.7%及93.1%,肺腺癌与细支气管肺泡癌CT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胸片,分别为89.6%及91.3%,胸片为79.4%及69.6%。结论 本组材料表现81%的疾病胸片诊断有价值,在实际工作中胸片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