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8篇
  免费   756篇
  国内免费   37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35篇
内科学   42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223篇
预防医学   347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38篇
  2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风疹多见于儿童,成人或青年人发病者较少.2000年4月,安徽财贸学院大学生中发生了一起风疹暴发流行.经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在短时期内疫情得到控制,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102.
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不明原因疾病病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一起以多神经炎症状为主的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的病因,预防控制类似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了连续5年的调研。结果:该不明原因疾病的发病率为8.51%;从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株柯萨奇B组2型病毒,并与其双份血清中和抗体反应呈两倍变化,另有5例病人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大于1:160或1:320;病区煤、土壤、大米、辣椒及病人发砷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病人血红蛋白(Hb)及维生素B。(VitB1)值在正常范围。通过抗病毒治疗病人基本痊愈。结论:病因调查结果认为,此次多神经炎暴发流行不排除病毒感染,不排除环境介质中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估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的3种方法--几何分析法、运输强度分析法及类比分析法,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对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进行了估算。通过对比和分析各种估算结果,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明确我国沈阳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学及其基因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21年11月沈阳某高校暴发疫情中的学生病例肛拭子和环境涂抹标本共计57份, 采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常规腹泻病毒基因检测, 并对札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采用传统RT-PCR方法扩增、序列测定、拼接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定26份标本为札如病毒核酸阳性, 成功扩增15份标本的衣壳蛋白基因片段。遗传进化分析表明, 15个阳性标本札如病毒分子分型均为GI.6基因型, 各标本序列间同源性为99.99%, 与2005日本的LC380411毒株亲缘较近为98.84%。结论引起本次暴发的病原札如病毒在东北地区较少检出, 其基因型为GI.6亚型引起暴发全球罕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5.
郯城县1989年7~10月脊髓灰质炎发生局部暴发,共发病 57例,发病率为6.94/10万,死亡11例,病死率19.30%。经病原学和血清学证实是由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患儿最小57天,最大4岁,3岁以内占96.49%。多在热退后3~4天内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少数伴腹肌麻痹。57例患儿中有30例未服脊髓灰质炎疫苗;25例未全程服苗。文中对防止流行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应用随机引物PCR(简称AP-PCR或PAPD)和set1,set2两基因PCR方法分析了71株F2a志贺氏菌的基因多态性。结果为:两种引物的AP-PCR中,引物12将71株F2a志贺氏菌分为2种不同的基因型,引物17和set1、set2两基因PCR将所有菌株分为4种不同的基因型,两种方法结合则可分为7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65株F2a志贺氏菌基因型相同,其余6株各为独立的型别。本研究表明AP-PCR和set1、set2两基因PCR为志贺氏菌基因多态性分析的有效手段,两者结合则更为完善;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我国南北不同地区不同时同分离到的无论是暴发株还是散发株均具有相同的优势克隆,说明其为引起国内菌痢散发和暴发的主要基因型,是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8.
1995年1月我们对云南省金平县勐拉乡人体旋毛虫病暴发流行进行了调查。本次旋毛虫病暴发流行较为严重,涉及面较广,共涉及10个自然村,294人,发病38人,死亡1人,发病率为12.93%(38/294)死亡率为2.63(1/38),生吃病猪肉是引起该次旋毛虫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大力宣传旋毛虫病的预防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9.
军营一起腺病毒暴发的流行株分离和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1997年8月30日~9月上旬某军营暴发的一起流感样疾病,迅速明确疫情和找出病原体及血清学依据。方法:应用主要呼吸道病毒抗原桥联快诊技术和病毒分离以及双份血清学检测技术。结果:32例患者分泌物中有11例检出腺病毒(Adv)抗原,30例分泌物标本全部分离出病毒流行株,流行株仅与抗腺病毒共同抗原单抗结合(IFA+++)。30例患者的双份血清分别与流行株作用,有28例患者血清抗体出现≥4倍升高。30例密切接触者血清与流行株作抗体检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高达51.2。结论:结果证实此次流行病是军营新兵的腺病毒暴发流行,流行株属腺病毒那个亚型,尚需进一步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通过对一起输入性传染源引发的院内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感染暴发进行调查,找出其流行特点,探讨发病规律和流行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院内SARS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座谈了解、查阅病案和查看感染现场,描述整个感染传播过程和各因素与发病间的关系。结果 该院3月18日接诊了一名发热患后,科内5名员工相继发病,罹患率达21.74%,整个感染过程可见清晰的传播链,感染与无防护密切接触、室内小环境空气质量差有关。发病潜伏期平均10天以上,平均病程49.4天。经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后,未见新发病。结论 该院内SARS感染首例传染源为输入性;急诊科护士是感染的高危人群;无防护近距离密切接触是SARS的主要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