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047篇
综合类   421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45篇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国际权威《英国整形外科杂志》(JPRAS)以封面文章和主编述评形式,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专家在严重脸面畸形治疗上的研究成果,对其在严重毁容畸形上的治疗技术进行充分肯定,这标志着九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走在国际同行前列。  相似文献   
992.
局部皮瓣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皮瓣移植作为一种修残补缺的手段,在创面修复中应用广泛,多用于皮片移植难以修复的创面,例如:骨关节、肌腱、重要脏器、大血管和神经干裸露。且无法利用周围皮肤直接拉拢缝合的创面;遭受磨压部位或局部营养不良创面;颊、鼻等处洞穿性缺损等。对于既能用皮片修复又能用皮瓣修复的创面,为获得良好的形态或功能效果。也常选用皮瓣修复。皮瓣按供区与受区的远近关系可分为局部与远位皮瓣两大类。其中局部皮瓣形成于皮肤缺损的邻近部位,在色泽、质地、厚度、毛发生长情况等方面与受区最为接近,除有皮瓣修复的一般优点外,更具形态再造价值。皮肤肿瘤或瘢痕切除以及创伤等原因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而位于头面等暴露部位创面的修复是其中的难点。只有熟悉并擅长灵活应用各种局部皮瓣。才能在这些创面修复中获得最佳的结果。学习局部皮瓣是整形外科医师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93.
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是近年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在颅颌面外科应用广泛。随着临床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已在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科得到了推广。  相似文献   
994.
曹莫  刘柳  包冰 《河北医药》2008,30(1):68-69
整形外科在面部除皱术方面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历史,从局部除皱到整体除皱、从单个解剖层面除皱到多个解剖层面除皱、从单纯除皱到改变面部轮廓老化的骨性特征等.  相似文献   
995.
姜会庆,1952年9月出生,山东临朐人,主任医师,教授。1978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历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93年开始担任科主任至今。兼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4名。在读研究生3名。  相似文献   
996.
自从90年代初内镜被介绍到整形外科以来,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发展迅速。尽管内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是仪器、手术器械和手术技巧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内镜在整形外科的应用范围显著拓宽。本文对内镜在整形外科应用的大量文献进行了复习和回顾。尽管内镜额部除皱和经腋窝入路内镜下隆乳术已经被广大整形外科医师所接受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内镜下肌瓣的切取等技术并未被广泛的接受。内镜显微外科技术有待在仪器和技术两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为防止或减少肿胀麻醉液注射时对组织的损伤,加快麻醉液注射速度。缩短麻醉操作时间。方法:将麻醉针头设计成钝头,前端侧面多孔,用医用材料加工制成内径分别为1.5毫米2.5毫米,长度分别为200mm和300mm。结果:经临床用于脂肪抽吸术肿胀麻醉和隆乳,缩乳术浸润麻醉等。效果良好。结论:钝头多孔麻醉注射针头用于美容整形外科手术,具有安全,组织损伤小,注射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乳房缩小成形术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对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选出比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开展的65例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比较各种常见的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包括纵行双蒂、横行双蒂、单纯下蒂和复合下蒂等多种方法用于乳房缩小成型术,其中复合下蒂法由于操作简单,乳头乳晕血液循环有保障能保留乳腺的哺乳功能,且乳房塑形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99.
用埋没导引针行酒窝成形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窝是指在颊部两侧,对称性出现的小凹陷,可增加相对平坦的面部曲线美,在生活中给人们增添甜美的形象。自2001年1月~2004年2月,笔者用埋没导引针(此针为北京整形外科医院李森垲教授设计)行酒窝成形术38例,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朱洪荫教授,1914年4月1日出生于北京,蒙古族人,成形外科学家。 1939年被燕京大学授予理学学士,1943年被北京协和医学院授予医学博士。1946年到北京大学医学院外科,曾任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1958年晋升为教授。1948年创建了北京医学院成形外科——我国最早的整形外科临床科室。历任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总论外科教研室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