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89篇
  免费   1388篇
  国内免费   485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350篇
妇产科学   353篇
基础医学   954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3859篇
内科学   2297篇
皮肤病学   116篇
神经病学   413篇
特种医学   6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41篇
综合类   9406篇
预防医学   7892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3915篇
  26篇
中国医学   989篇
肿瘤学   1061篇
  2024年   347篇
  2023年   1019篇
  2022年   630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542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1115篇
  2013年   1222篇
  2012年   1536篇
  2011年   1737篇
  2010年   1830篇
  2009年   1864篇
  2008年   3085篇
  2007年   2928篇
  2006年   2154篇
  2005年   2251篇
  2004年   1535篇
  2003年   1124篇
  2002年   1004篇
  2001年   769篇
  2000年   628篇
  1999年   564篇
  1998年   475篇
  1997年   491篇
  1996年   480篇
  1995年   436篇
  1994年   415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加快创伤急救网络建设提高我国创伤急救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各种意外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统计,200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造成104372人死亡、49417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3.7亿元。我国近5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几乎呈10%的速度递增,意外事故已成为社会人口的第4~5位死因,且为45岁以下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意外伤亡曾被现代社会所忽视,不仅危及生命,更因为其致残率高(严重创伤达36.1%),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总结4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30ug/kg、咪唑安定0.2~0.3mg/kg、维库溴胺0.2~0.25mg/kg静滴,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并适当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P>0.05),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组间P>0.05)。术后死亡4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低心排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顽固性心衰1例。死因均与术前病史较长,全身其它脏器功能受损严重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有关。术后平均呼吸支持时间(25.6±6.8)h。结论 中等剂量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适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延长呼吸支持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3.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荣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81-2982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和对策。方法:对2000~2003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漏报现象不容忽视;意外死亡居1~4岁儿童死因首位,且呈上升趋势。结论:儿童生命安全仍受到严重威胁,若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可以控制和降低的。  相似文献   
94.
56例院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院前急救率和病死率较高,也是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死亡的患者中50%发生在发病后1h内,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就地处理,就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是直接影响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我院急救中心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56例AMI进行了院前急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AstraZeneca公司(AZ)的ZD4054可能改善无或有轻度疼痛症状的转移性激素抗性前列腺癌(HRP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这些中阶段研究数据发表在12月一期欧洲泌尿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现状,探讨防治途径。方法对收治的哮喘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哮喘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4%,有严重并发症者死亡率高。结论合理应用药物及机械通气等治疗以及准确评估病情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手足口病疫情升级陈竺亲任防控组长;卫生部叫停浙江天瑞公司生产香丹注射液;北京市拟订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卫生部彻查5患儿死亡事件;“医疗安全与医院管理高层论坛”关注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8.
高龄妇女妊娠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传统生活观念的转变及在医学科学上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妊娠妇女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高龄妊娠妇女正在逐步增加。1958年7月,国际妇产科协会建议以35岁作为高龄妊娠的界限。我国及大多数国家均以此为标准。英国皇家妇产科学会(2001)公布的1985—1999年妇女生育年龄与母亲死亡率(MMR)的关系,在该时期英国共有1200例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99.
对2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指导”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及支持,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有尊严而无遗憾安详度过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自1967年,英国SICELY SAUNDERS提出临终关怀理论以来人们依据生命科学的理论,对濒死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指导”。笔者自2000年末开始深入学习这一课题,逐渐在各类疾病晚期,特别是针对肿瘤患者开展起来,其目的是让患者安然接受死亡,其伦理学意义在于指导临终患者认知生命的价值及其弥留之际对生存的社会意义,使患者临终保持自己的尊严,减轻极度的死亡恐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贲门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后的疗效,并探讨本术式行断流的彻底性.方法 48例贲门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食管、上半胃(或)全胃切除、脾切除,特别强调行贲门癌根术基础上结扎、切断异常侧支循环.结果 随访6个月至20年,2例生存超过15年以上,6例超过10年,10例超过5年,15例超过2年,6例因肿瘤复发而死亡,术后未发现再出血,3例有轻、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结论 贲门癌根治术式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断流术,在加强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选择贲门癌根治术能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