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46篇
  免费   1906篇
  国内免费   1683篇
耳鼻咽喉   133篇
儿科学   523篇
妇产科学   382篇
基础医学   4872篇
口腔科学   155篇
临床医学   8918篇
内科学   6622篇
皮肤病学   982篇
神经病学   846篇
特种医学   9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303篇
综合类   14110篇
预防医学   6753篇
眼科学   269篇
药学   4423篇
  44篇
中国医学   1313篇
肿瘤学   948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911篇
  2022年   836篇
  2021年   1091篇
  2020年   977篇
  2019年   985篇
  2018年   491篇
  2017年   834篇
  2016年   1045篇
  2015年   1172篇
  2014年   1893篇
  2013年   1949篇
  2012年   2604篇
  2011年   2778篇
  2010年   2688篇
  2009年   2566篇
  2008年   2896篇
  2007年   2773篇
  2006年   2624篇
  2005年   2694篇
  2004年   2416篇
  2003年   2187篇
  2002年   1788篇
  2001年   1712篇
  2000年   1433篇
  1999年   1190篇
  1998年   1095篇
  1997年   1145篇
  1996年   971篇
  1995年   978篇
  1994年   994篇
  1993年   780篇
  1992年   724篇
  1991年   628篇
  1990年   577篇
  1989年   528篇
  1988年   176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故诊断较困难,尤其对于早期患者或临床表现不明显者。腹腔镜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诊断明确,但应用其他的辅助性检查却有较低的诊断准确率,故有学者将多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进行实验研究。血清糖类抗原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特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均不表达的一类乳腺癌亚型,其具有侵袭性高、预后差、生存率低等特点,为当前乳腺癌治疗中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基于新理念设计出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nug conjugates,ADC)不仅有抗体的靶向性,还保持了细胞毒性药物的抗肿瘤活性,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对 ADC 治疗 TNBC的作用机制、现有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以期对药物研发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定量对比妊娠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孕妇的母血和脐血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_2-GP1抗体水平,分析ACA及抗β2-GP1抗体与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ACA及抗β_2-GP1抗体与妊娠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93例、重度57例;另选取同时期住院分娩的150例正常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妊娠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孕妇的母血和脐血血清ACA及抗β_2-GP1抗体的滴度值,检测观察组患者产前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与相关抗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母血抗体滴度值对比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血清ACA-IgG、IgM和抗β_2-GP1抗体滴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A-IgA滴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脐血抗体滴度值对比中,上述三组间的血清ACA及抗β_2-GP1抗体滴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ACA-IgG、IgM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P0.05),而抗β2-GP1抗体无显著性相关(P0.05);血清ACA-IgG、IgM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抗β_2-GP1抗体与APTT、PT、TT呈负相关(P0.05),与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发展可能与ACA及抗β_2-GP1抗体具有相关性,孕期检测血清ACA-IgG、IgM和抗β_2-GP1抗体,有利于预测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判断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选取明确诊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病程中的临床表现、诊疗思路及相应的检查结果。患者明确诊断后,调整治疗方案最终好转出院。ANCA相关性血管炎表现多样化,临床诊疗中应时刻警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及抗核抗体谱(ANAs)自身抗体表达对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符合初治ITP条件的116例患者,均经ANA及ANAs筛查,根据自身抗体表达分组,阴性为对照组,阳性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并且分析患者3年的死亡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7.2%和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药有效率分别为72.7%和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联合用药有效率分别为26.9%和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死率及疾病转化率分别为14.5%及34.5%,均高于对照组1.6%及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NA及ANAs表达对ITP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是对ITP患者的长期预后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中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4年1月-2018年6月确诊的女性VLS患者中随机抽取273例,进行外周血NLR水平追踪,研究追踪时间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甲状腺异常者在第一次出现异常时即停止追踪。VLS继发甲状腺异常者设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与外阴白斑面积、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OC曲线评估NLR在预测女性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中的临床效能。结果:VLS患者平均年龄为(42.17±8.65)岁,皮损部位多局限于大小阴唇及阴道口,多数呈现色素脱失或减退。甲状腺异常发生率为13.92%(38/273),出现甲状腺异常的平均时间为(15.21±3.48)个月,以TPO-Ab和TSH水平异常为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外阴白斑面积、TSH及TPO-Ab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2、0.531、0.499)。ROC曲线结果显示,NLR预测女性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41~0.971),当NLR为5.585时,约登指数为0.736,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9.4%。结论:女性VLS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的发生率较高,NLR能有效预测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的发生,临床医生应当对VLS患者常规检测NLR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肿瘤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肿瘤的早期筛查,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及糖类抗原199等)大多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够高。由于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而产生的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肿瘤自身抗体,因其出现时间早、特异性高、检测手段容易等优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的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分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新的RA分类标准中被认为是鉴定RA时较好的血清学指标,而对于诊断RA,临床仍需特异性及敏感性更高的血清标志物。该文对近年来出现的各种RA诊断指标进行总结比对。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在输血前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实施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的患者3 48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予以输血治疗但未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的患者3 125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与抗体特异性鉴定,并记录观察组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2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 485例观察组患者中,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8.32‰,其中特异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7.17‰;女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0.44‰高于男性的6.46‰,存在妊娠史的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8.80‰高于无妊娠史女性患者的5.75‰,存在≥3次输血史的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5.38‰依次高于具有2次输血史患者的12.31‰、具有1次输血史患者的2.81‰;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以尽可能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