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43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76篇
预防医学   190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6例均有脑膜炎表现,3例表现为脑膜脑炎,2例伴脊髓损害,4例伴听神经损害.5例应用米诺环素、利福平及头孢曲松3种药物联合治疗,1例应用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脑膜炎型最常见.来自布氏杆菌病流行区患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考虑鉴别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42.
保定市1994~2004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保定市1994~2004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为布氏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4~2004年本市布氏菌病患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人数显著增加;发病以从事羊只饲养、屠宰、皮毛加工人员为主;4~8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长,及时诊断率低。结论 保定市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存在布氏菌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索脊柱结核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例脊柱结核与1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RI扫描,对比分析其MRI表现差异。结果脊椎结核椎体破坏严重,常伴有明显的后凸畸形和多节段椎旁脓肿,甚至邻近器官结核。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椎体破坏较轻,脓肿局限,一般只波及邻近椎体。结论根据典型的MRI的表现差异,可以区分典型的脊柱结核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后路内固定+一期经腰椎间孔病椎间病灶清除(TLIF)与经典的前后联合手术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3例布病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临床指标、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植骨治愈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础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ODI、VAS、CRP、ESR及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ODI、VAS、CRP、ESR及Cobb角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25.0%)(Χ2=7.674,P<0.01)。 结论 TLIF治疗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较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46.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小型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内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地区,羊、牛及猪为主要的传染源,20世纪70、80医年代末本病疫情趋于缓和,到90年代疫情又有回升势头[1],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人口流动性增加,其发病已经从以职业相关性疾病为主变成以由食物引起的疾病为主[2].该病常侵袭脊柱引起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47.
本文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感染致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神经根症状,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临床护理对布氏杆菌病预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36例布氏杆菌病的患者进行认真观察与护理,落实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由于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有效缩短病程。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布氏杆菌病人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CT、MRI特征性影像改变,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确诊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CT、MRI资料。结果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好发于下腰椎椎体边缘,常侵犯2~3个椎体,椎体破坏与骨质增生硬化同时存在,骨破坏灶小而多发,周围有明显硬化带,反应性新生骨内又见新破坏灶,关节面增生硬化,椎间盘破坏轻,少数可见椎旁脓肿,但无流注现象。结论加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CT、MRI特征的认识,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及早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布氏菌抗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检测布氏菌抗原特异、敏感和快速的试验方法。方法在制备高滴度布氏菌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及其冻干制品基础上,建立检测布氏菌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bS-ELISA),包括常规DAbS—ELISA及快速DAbS-ELISA。用建立的两种DAbS-ELISA法对布氏菌菌体抗原及可溶性抗原进行有关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对比观察;同时对模拟的这些抗原污染的饮用水标本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常规DAbS—ELISA检测布氏菌544A、16M、133OS及104M的菌体抗原以及布氏菌16M可溶性抗原的敏感性分别为0.22万菌/ml、120万菌/ml、190万菌/ml、2万菌/ml和0.012μg/ml;用快速DAbS—ELISA法的敏感性分别为22万菌/ml、120万菌/ml、1900万菌/ml、20万菌/ml和1.2μg/ml;同时用这两种DAbS—ELISA检测上述抗原污染的饮用水标本其敏感性分别为0.22万菌/ml、1900万菌/ml、20万菌/ml和0.012μg/ml;以及22万菌/ml、120万菌/ml、1900万菌/ml、200万菌/ml和1.2μg/ml。而且这两种DAbS—ELISA法检测不含布氏菌抗原的所有对照均为阴性反应。结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检测布氏菌抗原的特异、敏感、快速和适用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