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45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814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6篇
  1篇
中国医学   37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麻木,静息痛,皮肤慢性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的患病人数也逐渐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病人数的49.5%[1]。因此,应早期给予重视和干预,积极进行足部护理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现根据笔者的临床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2.
远红外线照射加药液浸浴综合治疗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樱 《护理学杂志》1996,11(6):321-323
对新生儿皮下坏疽患儿及早作小方块切口引流,每天1-2次进行远红外线照射,使体温复升。并常规应用抗生素及康复新湿敷。经与常规治疗方法对照观察,住院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3.
特发性阴囊坏疽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趾端坏疽15例小结杨鑫马维萍王旭东王建华杨立王晓萍武警甘肃总队医院(730050)作者自1992年2月~1997年12月收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趾端坏疸15例,经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为...  相似文献   
4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10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6.
老年坏疽性胆囊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坏疽性胆囊炎早期诊断及手术方法,以期减少胆囊穿孔及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47例患者诊治资料结合文献加以总结。结果 术前B超确诊42例,达89、4%,心肺功能衰竭1例。结论 本病临床隐蔽性强,早期诊断困难,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血白细胞计数是预测本病的敏感参数。胆囊大部分切除是老年人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切除困难的一种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7.
下肢缺血性疾病导致的截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下肢缺血性坏疽导致截肢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我院1995至2000年共32例下肢缺血性疾病致截肢病例。结果;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3例,糖尿病性肢端坏疽1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支动脉栓塞5例,结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 病性血管病变是下肢缺血性坏疽致截肢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降低下肢缺血性疾病截肢率的重要措施。旁路转流术和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下肢动脉阻塞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一旦发生,则发展快,病情重,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自1990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病人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1]的诊断标准,28例均符合糖尿病足的诊断。28例中有25例为住院病人,3例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0~49岁3例,50~59岁10例,60岁以上15例。空腹血糖在8~12mmol/L8例,13~16mmol/L16例,17~20mmol/L4例。病程为3个月~12年。根据1981年Wagner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49.
马勃外敷治愈糖尿病引起坏疽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例1.赵某,男,68岁,住院号90247,于1990年4月30日住院.右足多处流脓,疼痛不能行走1月余.患者45天前"脚气"感染,右足红肿疼痛,全身发热,体温曾高达39℃以上,住单位职工医院,予多种抗生素治疗,发热渐退.右足背及足底破溃3处,右足肤色黯黑,并查得尿糖?,血糖400毫克%.  相似文献   
50.
【病例】男,76岁。因左下肢疼痛在外院行左侧坐骨神经局部封闭注射,封闭用药为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后局部出现轻度疼痛.可以忍受;第2天再次注射后半小时注射局部疼痛加重,呈胀裂样剧痛,注射部位迅速肿胀.范围扩大至整个左侧臀部及大腿上部.体温为38.9℃,当天行切开引流清创术,术后应用甲硝唑及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