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68篇
内科学   26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321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959篇
  4篇
中国医学   45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笔者应用干扰素与硝苯吡啶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2月 ,我科按照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及分型标准〔1〕,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者 66例 ,男 38例 ,女 2 8例 ,年龄 2~ 12个月。普通型 39例 ,重型 2 1例 ,极重型 2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6例 ,对照组 3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雾化吸入 ,输液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干扰素 2万U每次 ,肌肉注射 ,每日 …  相似文献   
5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 ,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仍着重降低门脉压 ,消除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扩血管药和缩血管药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我们于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应用硝苯吡啶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0例 ,与单用垂体后叶素组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6 5例肝硬化病人 (其中肝炎后性肝硬化 5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13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 ,男2 2例 ,女 8例 ,年龄 36~ 72岁 ,平…  相似文献   
53.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所有患者均有腹痛 ,腹泻 ,粘液或脓血便等症状 ,诊断均符合 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究制定的UC的诊断标准 ,行电子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 110例 ,并除外急性暴发型 ,严重合并症患者 ,治疗前后所有患者都进行肝功 ,肾功检查及大便镜检 ,电子肠镜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5 6例 ,男性 32例 ,女性 2 4例 ,年龄18~ 6 7岁 ,平均 38岁 ,病程 :0 5年~ 2 6年。对照组 40例 ,男性 1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2 0~ 6 5岁 ,平均 34 5岁 ,病程0 5年~ 2 0年。…  相似文献   
54.
肾绞痛多为尿路结石所致,发病急、症状重,常用止痛方法为肌注阿托品,必要时用哌替啶或吗啡等.该方法不良反应大,易成瘾.近年我们用硝苯吡啶加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43例.并同期常规治疗38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老年人高血压病因其并发症多、危害尤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应用硝苯吡啶(NF)并巯甲丙脯酸(CP)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建立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1-4-phenyl pyridinium ion,MPP^ )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模型。方法 MPP^ 处理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分别用甲基绿-派诺宁染色,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结果 浓度为50μmol/L MPP^ 使小脑颗粒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以MPP^ 为诱导剂建立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模型,可用于研究和帕金森病(PD)有关的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和筛选抗PD药物。  相似文献   
5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7岁,因高血压病住院.入院后给予硝苯吡啶10 mg,3次/d,服药3 d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7 d后发现患者双踝部浮肿,患者自觉乏力.10 d后,患者诉腹胀、纳差, 发现其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阴囊水肿,肺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查腹部B超示 :少量腹水.查尿常规、血生化(肝功、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正常,心功能检测亦正常.当时考虑为硝苯砒啶的副作用,遂停用该药,改服开搏通(卡托普利)及利尿剂.5 d后症状、体征逐渐缓解.2周后,征得患者同意,再次口服硝苯吡啶,5 d后又出现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患者服用开搏通25 mg,3次/d,血压一直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58.
巯甲丙脯酸和硝苯吡啶联合治疗高血压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巯甲丙脯酸和硝苯吡啶的联合(C+NF)降压效果,将40例联合用药患者的疗效与单纯使用硝苯吡啶(NF)40例患者疗效对比。结果:C+NF组总有效率为92.5%,NF组总有效率为72.5%,且C+NF组降压幅度较NF组大,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表明C+NF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硝苯吡啶、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观察硝苯吡啶和培哚普利治疗的40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结果:硝苯吡啶治疗组的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培哚普利治疗组的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P〈0.01),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提示培哚普利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0.
炎症性肠病特别是非溃疡性结肠炎(UC),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加[1],其发病以左半结肠,特别是直肠炎多见。其治疗方法惯以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强的松及免疫抑制剂,或肛门用5-ASA栓剂及SASP栓剂。对56例溃疡性直肠炎门诊病人,选用直肠保留药物SASP加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灌肠,并与口服SASP,保留SASP及单纯保留双八面体蒙脱石药物灌肠加以比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