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59篇
  免费   3083篇
  国内免费   718篇
耳鼻咽喉   196篇
儿科学   272篇
妇产科学   246篇
基础医学   1275篇
口腔科学   224篇
临床医学   5251篇
内科学   1532篇
皮肤病学   225篇
神经病学   290篇
特种医学   10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815篇
综合类   15488篇
预防医学   12952篇
眼科学   213篇
药学   7110篇
  96篇
中国医学   25345篇
肿瘤学   534篇
  2024年   477篇
  2023年   1699篇
  2022年   1338篇
  2021年   1821篇
  2020年   1553篇
  2019年   1384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1101篇
  2016年   1383篇
  2015年   1836篇
  2014年   3532篇
  2013年   3654篇
  2012年   5511篇
  2011年   5661篇
  2010年   4244篇
  2009年   4151篇
  2008年   6884篇
  2007年   4870篇
  2006年   4167篇
  2005年   4678篇
  2004年   3372篇
  2003年   2151篇
  2002年   1703篇
  2001年   1418篇
  2000年   1177篇
  1999年   902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578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乳腺增生症基本病机为冲任失调、肝郁气结、痰湿瘀血阻滞乳络。张卫华教授继承“从肝论治乳腺病”和“疏通调补”的学术思想,秉持“以通为要,随证配伍”的治疗原则,并充分考虑乳腺增生特性及相关脏腑生理特点,形成对药之橘核-荔枝核以行气散结、白芍-白术以柔肝健脾、淫羊藿-仙茅以调肾温通、鳖甲-王不留行以化瘀散结,串药之柴胡-郁金-醋香附以疏肝解郁行气、玄参-重楼-牡蛎以软坚散结消乳块、浙贝母-路路通-丝瓜络以化痰散结通乳络。  相似文献   
992.
张丽  芮娜  安效先 《中医杂志》2023,(13):1312-1316
总结安效先教授从热、湿、瘀、虚论治儿童肾性血尿的临证经验。认为儿童肾性血尿的核心病机为热、湿、瘀、虚,即湿热瘀血蕴结下焦致肾络损伤、肺脾肾三脏亏虚致下焦摄纳失常。总结出“治血尿六法”,即清咽宁络法,以银翘蒲蓟宁络方治疗血尿伴有扁桃体炎、咽炎;清热利湿法,以双蓟利湿止血方治疗血尿合并泌尿系感染;滋阴清热法,以生地二至止血汤治疗血尿之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证;滋肾益气法,以参芪二至止血汤治疗血尿之气阴两虚证;温补脾肾法,以温阳止血汤治疗血尿之脾肾阴阳俱虚证;化瘀止血法,以茜草逐瘀止血汤治疗顽固性血尿伴有血瘀之象。  相似文献   
993.
总结姚乃礼教授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正虚邪盛,脾虚不运是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肝胆失于疏利是重要因素。临床应根据不同病程阶段进行辨证分析,早期证型多为肝脾不和、湿热蕴结、血虚风燥,迁延期证型多为肝郁脾虚、血瘀成积、脾虚湿滞,后期证型多为肝肾阴虚、阳虚水泛。临证时善用黄芪健脾土,滋肾水以调肝,同时整体调治顾兼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4.
“久病入络”是多种内科疾病共有的慢性过程,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络病的一种,黄雅慧教授通过络脉及络病的认识,论述UC病因、病机,针对不同发病期给予相应治疗,提出瘀血是UC发病的病理关键,治疗应将化瘀贯穿于UC的始终,佐以健脾、行气等法,方选健脾活血解毒汤加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5.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为医患所苦。武蕾教授基于“邪伏肺络”理论认为,哮喘的根本原因为正气不足、肺络阳虚;病机关键为邪伏肺络、肺络不通;哮喘的夙根为伏风、伏寒、伏痰。在临床治疗中,谨守病机,以温补肺阳扶正气,祛除伏邪断夙根,通畅肺络调气机,并配合中医外治疗法,临床疗效满意。该文主要总结武蕾教授运用“邪伏肺络”理论论治哮喘经验,为论治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官蜀钧  王琳琳 《河北中医》2023,(8):1240-1244
刘宗玉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性为本虚标实,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相火妄动,血分郁热,燥热内盛为其标;肾虚精亏,真阴不足为其本。病位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又可涉及心、脾。病机为肝肾阴虚,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刘老师强调本病以阴虚为本,但病久迁延,可出现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这一病理变化。治当标本兼顾,疏肝益肾,肝肾同调。遣方用药以疏肝泄热,滋肾益阴为要,少佐温肾助阳之法。临证以“逍遥两地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国医大师王琦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病例系列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肾虚夹湿、热、瘀、毒、虫”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为少弱精子症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国医大师王琦治疗少弱精子症有代表性的病例13则,进行患者基本情况分析、病情变化分析、处方用药分析,结合王琦教授的中医男科理论,探讨少弱精子症的证治。结果:13份病例中,7例显效,5例疗效不确切,1例无效;处方共计38首,其中使用频次超过20次的药物有巴戟天(30次)、菟丝子(27次)、枸杞子(25次)、桑椹(25次)、水蛭(24次)、当归(22次);应用在10例及以上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有巴戟天(12例)、桑椹(11例)、水蛭(11例)、菟丝子(10例)、枸杞子(10例)。结论:国医大师王琦治疗少弱精子症具有较好疗效,肾虚夹湿热瘀毒虫的病机理论能够有效指导临床诊疗,值得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