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59篇
  免费   2925篇
  国内免费   512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170篇
基础医学   935篇
口腔科学   139篇
临床医学   5886篇
内科学   1186篇
皮肤病学   381篇
神经病学   713篇
特种医学   23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43篇
综合类   15301篇
预防医学   52615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5889篇
  64篇
中国医学   1729篇
肿瘤学   216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861篇
  2022年   939篇
  2021年   1272篇
  2020年   1593篇
  2019年   870篇
  2018年   571篇
  2017年   739篇
  2016年   1061篇
  2015年   1898篇
  2014年   3863篇
  2013年   3801篇
  2012年   4920篇
  2011年   5480篇
  2010年   5360篇
  2009年   5565篇
  2008年   6355篇
  2007年   5265篇
  2006年   5016篇
  2005年   5570篇
  2004年   4939篇
  2003年   3813篇
  2002年   3644篇
  2001年   2817篇
  2000年   2276篇
  1999年   1704篇
  1998年   1356篇
  1997年   1338篇
  1996年   1219篇
  1995年   1111篇
  1994年   1034篇
  1993年   578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335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0 毫秒
41.
河北省平山县卫生健康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等一系列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和论述,不断探索中医药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主要探讨医院手卫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策略的成效分析。方法根据临床的需求对医院洗手设备以及配备的手消毒剂,再安装相对应的洗手设施,观察在洗手液与消毒液相结合的情况下,再结合监督考核反馈机制,医院手卫生质量管理的效果是否有效提升。结果于2010年~2013年,临床吸收设备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医院干手设备也慢慢的合理化;在洗手液与消毒液的使用上,每床每日20ml左右的科室,从2012年第一季度的5个增加到2013年第四季度的20个,同一个时期消耗消毒液和洗手液的量为每床每日15ml左右的科室,由以前的15个增加到现今的45个;我院手卫合格率在2011年~2012年,上升了5%;医院的感染力下降了1%。结论医院实施手卫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策略,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还能够有效的较低医院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3.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青少年健康调查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等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6 13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学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1 241名(20.2%)中学生在过去12个月里有过自杀意念,250名(4.1%)在过去12个月里尝试自杀.中学生自杀意念与女性、不住校、独生子女、吸烟、与教师关系较差、与同学关系较差、存在校园暴力行为、被躯体虐待、性虐待、被情感忽视、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67,1.64,0.84,0.72,0.67,0.58,2.06,2.45,2.12,1.68,2.82,1.62);尝试自杀与女性、不住校、吸烟、与教师关系较差、与同学关系较差、存在校园暴力行为、被躯体虐待、性虐待、被躯体忽视、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52,2.25,0.52,0.49,0.47,1.79,2.17,1.97,1.94,3.14,1.66).结论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自杀意念较为普遍,教师和家长应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学生的自杀风险,以减少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儿童虐待(child abuse)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1],指对儿童有抚养义务、看管和操纵权利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造成潜移默化影响的伤害行为,分性虐待、躯体虐待、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5种类型[2].据报道,美国儿童虐待的发生率高达53%[3];我国大学生儿童期虐待比例为47.1%,其中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所占比例较高[4].在中学生样本中虐待比例高达78%[5].可见,父母对孩子的虐待在我国的发生率非常高,可能与我国对儿童虐待的预防措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关.因此,需明确影响儿童虐待的风险因素,并使用更好的预测方式即累积风险视角来识别和预测儿童虐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5.
探讨大学生在焦虑状态下心率变化的特点,为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及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在校园招募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共收集有效样本245例,从中随机抽取焦虑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各53名,采集静息状态下心率变异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时域指标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高于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1),对照组时域指标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于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1);焦虑组频域指标低频与高频功率比(LF/H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1);焦虑组频域指标H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在频域指标VLF中,焦虑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指标在焦虑组和对照组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调查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医疗保险类型与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基本状况,探讨医疗保险类型与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金牛区营门口社区医院及其附近的多家社区医院内24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医疗保险类型、社区服务需求现状及社区服务获取方式等相关内容。结果共发出调查问卷248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问卷回收率97.98%。公费医疗者对疾病的预后与康复知识需求(χ2=13.995,P=0.016)、个人饮食照护需求(χ2=32.397,P<0.001)、个人卫生照料需求(χ2=29.116,P<0.001)、能出行和乘用公共车辆需求(χ2=23.927,P<0.001)、训练日常生活技能需求(χ2=33.805,P<0.001)、家庭照料需求(χ2=13.769,P=0.017)及与家属如何相处需求(χ2=13.748,P=0.017)均较高。患者对互联网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9,P=0.025;其中自费者对互联网的需求要求最高,占60.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医疗保险类型会影响其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8.
社会办医作为我国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基层卫生机构发展总量与质量不足等问题,对于推进整个基层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也是有着重大裨益。文章从物理学的"力"出发,运用支持力,推力,引力,阻力,摩擦力五种"力"探讨社会资本参与基层卫生服务的动力形成机制,并构建动力斜坡图,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大支持力和引力,合理利用推力,减少摩擦力,消除阻力等优化建议,以期助力社会资本参与基层卫生服务建设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结局的累积性与关键期效应,为预防与干预逆境伤害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地区2所农村学校的710名青少年。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评估家庭逆境,《MacArthur健康与行为问卷》评价内化症状和外化症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逆境发生时间与数量和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结果持续家庭逆境组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增加均有相关性[β值(95%CI)分别为0.35(0.15~0.54),0.16(0.01~0.32)]。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与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0(0.04~0.36),0.42(0.24~0.60)]、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4(0.01~0.26),0.23(0.09~0.37)]增加有关。在仅童年期家庭逆境中,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的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3(0.06~0.41),0.34(0.11~0.58)]、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7(0.02~0.31),0.21(0.02~0.39)]的风险增高。在持续家庭逆境组中,逆境数量≥3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相关[(β值(95%CI)分别为0.56(0.31~0.82),0.24(0.02~0.45)]。仅青春期家庭逆境与精神病理症状无关。结论家庭逆境的多次发生可增加精神病理症状风险,童年期可能是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50.
《包头医学》2015,(1):2
《包头医学》杂志于1977年创刊,是由包头市卫生局主管、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5-1171/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3507。本刊着重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报道临床实践和新方法,反映医药卫生各领域新动态、新成果及疾病控制和卫生管理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