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9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643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868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05篇
  2009年   493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41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243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周艳  倪永华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2):910-910
中药内服与外用结合,在治疗疾病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院倪永华主任医师,在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疾病时,善于将中药内服与外用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有幸师从倪主任,受益匪浅,现择其临证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叶璐  何若苹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2):868-868
何若苹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何任教授,行医30余年,擅长治疗内妇及肿瘤疾病,临床经验丰富。现举其治疗内科验案三则,介绍如下。1胁痛徐某,女,53岁。2011年3月7日初诊。主诉:  相似文献   
993.
1郁某案 郁某,男,33岁。就诊时间:2003年7月2日。主诉:心悸腿软1周,伴有膝酸乏力,形容消瘦,口淡无味,胃纳欠佳,大便艰涩不畅,夜寐梦扰。舌质淡红、苔微腻,脉弦。患者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证属心血阻滞,心阳不展,神气为之不宁。  相似文献   
994.
1黄某案 黄某,男,5岁。就诊日期:1993年2月24日。主诉:咳喘3年余。现病史:患者从2岁开始每逢冬季经常患感冒,继而引起咳嗽气喘。曾在外院用过激素及中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刻下:咳嗽、喷嚏时作,不易咯痰,盗汗,食欲欠佳,略消瘦,面色苍白无华,但无气喘,大便成形,无明显发热。听诊两肺呼吸音无异常。  相似文献   
995.
《伤寒论》第101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为临床使用小柴胡汤提供了指导原则。然而,条文中的"但见一证便是"究竟应当如何理解,后世医家各持异议。笔者通过对具体条文的研究及《伤寒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结合临床所见,提出对本条文粗浅的个人理解,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6.
慢性肾脏病当归属于中医学"虚劳""尿浊"范畴,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及肾功能损害等.司福全主任从事中医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对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因是肾虚血瘀,治疗大法宜补肾活血为本,并根据虚实兼夹之不同,灵活辨治.司师常采用二至丸合茵陈失笑散加减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997.
医案四则     
韩萍 《当代医学》2009,15(31):158-159
1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少两感证 夏某,2008年5月25日初诊。主诉:发热恶寒半天。患者于昨天下午不慎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鼻流清涕,神乏困倦,自服日夜百服宁片2次,至傍晚时分恶寒反觉加重,身痛欲睡,手足冰冷,无汗出。现病T37.6℃,舌淡苔薄润,脉沉稍细数。脉证合参,辨为少阴兼表证,治宜温经解表。即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处方:  相似文献   
998.
俞震为清代有较高造诣的医家,其《古今医案按》为中医医案名著,影响较大,流传较广。通过对俞震的生平、著述、学术的考辨分析,认为俞震对临证秉持求实的科学精神,反对荒诞与玄虚;在临床诊断中尤其强调脉诊的意义:既崇尚经典,又强调临证变通,善于将经典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俞震不仅有明确的医学理念,且精勤于临证,其在按语中为论说医理而穿插的个人医案皆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叶天士对中医脾胃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精华部分之一,它的形成是历代医家不断努力,经过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果。从《内经》中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的基本脾胃理论,至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直至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补充发挥,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中医药养血调肝、益气安肾法治疗青少年痛经的疗效.结论 中医药从肾、肝、脾综合考虑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