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9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63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491篇
内科学   236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77篇
综合类   1554篇
预防医学   1506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503篇
  8篇
中国医学   246篇
肿瘤学   21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搞好区域卫生规划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仅能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效益和作用,改革卫生事业管理条块分割的状况,动员各级地方财政投入和社会集资,支持卫生事业发展。而且,对卫生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卫生投入的社会、经济效益及整体服务功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如何用区域卫生发展理论调控卫生资源配置等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B超引导肝内门静脉区域化疗(简称PHPC)治疗胃肠道癌异时肝转移24例。随访4~54个月,结果:术后经3个疗程的PHPC,8例已存活肥18~48个月;13例分别经过2~11次的PHPC,已存活5~39p个月;另3例死亡。作者认为,对继发性肝癌采用手术切除配合术后B超引导的PHPC是一种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人体血管区域是近年来皮肤及深层组织血供解剖学研究的新成果。本文综述了人体血管区城概念的形成、内容及其在皮瓣设计、延迟机制研究中的意义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区域淋巴结廓清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区域淋巴结廓清结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基础上,进行区域淋巴结廓清,同时清除从腹腔动脉干至肠系膜下动脉的后腹膜组织,重点清除肠系膜根部淋巴结(14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12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组)、以及肝动脉旁(8组)、腹腔动脉旁(9组)淋巴结。结果 53例胰头癌病人施行了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其中有3例合并切除了受浸润的一段肠系膜上静脉。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人均痊愈出院。53例病人中有38例(72%)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以胰头后(13组)、肠系膜根部(14组)发生率最高;14组淋巴结中各亚组转移率较为平均;发生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达63%;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不成正比,小于2cm的肿瘤已经有第二站淋巴结的转移;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2.8%,26.7%,17.8%。结论 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呈现发生早、播散远和以肠系膜根部等部位为重点的特征,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能较为彻底地清除区域内淋巴结以及后腹膜组织,有助于保证手术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5.
人类年龄段划分新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养生》2005,(9):16-16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5个年龄段,即: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的老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这5个年龄段的新划分,将人类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人类年龄段划分新标准  相似文献   
16.
1课题的提出 湖北省秭归县的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在1996年以前基本呈自然增长的模式,1995年卫生部正式将该县批准为"三峡工程区域卫生规划试点县",1996年秭归县卫生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总体思路,对该县的卫生资源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 本文主要研究区域卫生规划实施后对该县卫生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麻醉产生镇痛以及运动阻滞的效果,取决于局麻药的容量,浓度以及剂量,手术要求阻滞区域镇痛完善,肌肉松弛,而术后镇痛则要求在完善的镇痛基础上尽量保留阻滞区域的运动功能,即通常所说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由于罗哌卡因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就能产生良好的感觉-运动分  相似文献   
18.
舒燕 《卫生软科学》2007,21(2):110-112
产业集群是盛行世界经济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许多行业都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的趋势,生物医药产业也如此。通过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医药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医药产业集群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胆胰肠结合部位于上腹深部腹膜后的胆胰十二指肠区域的核心部位.术中采用金属探条或取石器械施行胆总管远端探查、扩张、取石时,可意外地发生术中不易被术者发现的胆胰肠结合部损伤.胆胰肠结合部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尽管损伤仅仅发生在几个厘米的狭小范围内,却可累及胆胰肠结合部的多种解剖结构,引发特殊的、早期较隐匿的严重病变,发展成难诊、难治的复杂病程.本文重点论述近年来已被学术界重视,发生于胆胰肠结合部的医源性损伤.这种损伤的诊断具有迷惑性,病变进展的严重性,以及漏诊后治疗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已知平滑肌肌球蛋白亚型在PBOO的膀胱中发生改变。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PBOO过程中膀胱顶部比膀胱底部及其他区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且在PBOO白兔中逼尿肌的收缩力存在着区域差异。因此作推测PB00诱导的平滑肌肌球蛋白亚型的改变可能存在着区域差异。研究构建了标准新西兰白兔PBOO模型,分别从失代偿的膀胱及假手术组的膀胱的9个部位切取逼尿肌样本,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肌球蛋白亚型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测量肌条在氨甲酰甲胆碱及氯化钾处理后的收缩力。结果发现假手术组来源的不同部位的肌条,其肌球蛋白亚型的表达全部一致,并且都只表达SM—B亚型;然而在PBOO组中,膀胱顶部表达70%的SM—B和30%的SM—A亚型,而基底部则表达35%的SM—B和65%的SM—A亚型。与之相对应,膀胱顶部SM-B蛋白表达水平是底部的2倍。而且区域SM-B表达水平的差异与肌条收缩力显相关。因此,PBOO平滑肌肌球蛋白亚型的改变存在区域差异,可能与PBOO白兔不同部位逼尿肌的收缩力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