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43篇
  免费   2018篇
  国内免费   1057篇
耳鼻咽喉   171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171篇
基础医学   1301篇
口腔科学   370篇
临床医学   4310篇
内科学   2230篇
皮肤病学   265篇
神经病学   382篇
特种医学   10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438篇
综合类   9195篇
预防医学   3150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4329篇
  48篇
中国医学   7534篇
肿瘤学   1416篇
  2024年   247篇
  2023年   864篇
  2022年   781篇
  2021年   966篇
  2020年   881篇
  2019年   875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781篇
  2016年   988篇
  2015年   1104篇
  2014年   1819篇
  2013年   1719篇
  2012年   2125篇
  2011年   2242篇
  2010年   2032篇
  2009年   1885篇
  2008年   2137篇
  2007年   1924篇
  2006年   1853篇
  2005年   1873篇
  2004年   1433篇
  2003年   1371篇
  2002年   1183篇
  2001年   1048篇
  2000年   879篇
  1999年   710篇
  1998年   572篇
  1997年   496篇
  1996年   480篇
  1995年   407篇
  1994年   329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予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速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47/47),优于对照组的95.74%(45/47)(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2周后WBC、ESR、hsCRP、PCT及RR明显下降,SpO_2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2周后ESR、hsCRP、PCT及SpO_2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低温条件下兔左心室纵向功能的价值。方法: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0),低温组A(n=10),低温组B(n=10)。先行常规心脏数据测量,然后采用组织多普勒(TDI),之后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中的获取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水平SL、SrLs.SrL E,SrL A及分层应变技术获取3个长轴切面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A组心内膜下心肌LS值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3层心肌SL值的减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A组大部分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减低(P<0.05);B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水平SL,SrL S、SrLE、SrLA均减低(P<0.01)结论:随低温时间延长,左室壁3层心肌SL值受累程度不同,心内膜应变较心外膜更加敏感,二维班点追踪技术比LVEF及TDI更早发现左室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水疗法结合磁振热用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并抽取到我院进行诊治的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参照组:单独西医药物,研究组:水疗法结合磁振热,分析讨论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治疗有效率高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形成鲜明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研究组和参照组对比,疼痛评分低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两组疼痛评分结果形成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水疗法结合磁振热予以治疗,不仅能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不同儿童结核病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结核病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结核病分类、T-SPOT.TB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利用卡方检验对年度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将结核病住院患儿分为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利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同时对2015-2017年T-SPOT.TB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诊断为结核病的住院儿童707例,男孩448例(占63.4%),女孩259例(占36.6%);城市患儿312例(占44.1%),农村患儿395例(占55.9%);年龄范围1~16岁,1~岁组169例(占23.9%),3~岁组211例(占29.8%),6~岁组259例(占36.6%),12~岁组68例(占9.6%);肺结核229例(占32.4%),肺外结核478例(占67.6%)。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性别、城乡、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在3~、6~岁儿童组。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结核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结核占比呈下降趋势。各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6~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别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12~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布分别为淋巴结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组T-SPOT.TB试验阳性率(82.26%)高于肺外结核组T-SPOT.TB(5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结核病住院患儿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核多见于3~12岁儿童。肺结核患儿T-SPOT.TB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于肺外结核患儿。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16(CXCL16)、热休克蛋白70(HSP7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11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脑梗组,单纯高血压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水平及一般生化资料;按照脑梗死病灶大小、NIHSS评分分为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并进行分析。结果脑梗组血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高于对照组(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血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呈递增趋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血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呈递增趋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CXCL16、HSP70、HMGB1及sCD40L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显著升高,并与脑梗死病灶大小、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7.
28.
杨小红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陈镜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在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跟师学习3年余,现将杨教授治疗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30.
曼鹿 《医药世界》2006,(3):26-29
孙靖中:医学教育模式量改,医药不分开教。(孙靖中,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古代称医学为仁术,要求医生考虑病人想什么,需要什么。这就要求在教育中,医德、医风、医术三者必须结合在一起,灌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