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39篇
  免费   2929篇
  国内免费   652篇
耳鼻咽喉   152篇
儿科学   429篇
妇产科学   194篇
基础医学   2045篇
口腔科学   286篇
临床医学   8159篇
内科学   1728篇
皮肤病学   250篇
神经病学   1105篇
特种医学   4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340篇
综合类   11362篇
预防医学   14250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4075篇
  65篇
中国医学   1298篇
肿瘤学   474篇
  2024年   389篇
  2023年   1653篇
  2022年   1272篇
  2021年   1487篇
  2020年   1422篇
  2019年   1277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955篇
  2016年   1207篇
  2015年   1384篇
  2014年   2456篇
  2013年   2419篇
  2012年   2971篇
  2011年   2989篇
  2010年   2714篇
  2009年   2683篇
  2008年   3194篇
  2007年   2885篇
  2006年   2527篇
  2005年   2368篇
  2004年   1837篇
  2003年   1437篇
  2002年   1080篇
  2001年   922篇
  2000年   692篇
  1999年   576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7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干预,连续3个月后应用激越问卷(CMAI)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CMA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CMAI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但观察组激越行为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干预能更为有效地缓解老年痴呆患者的激越行为,稳定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内侧前额叶皮质对杏仁核的抑制性控制是恐惧消退的关键的生物学机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存在内侧前额叶皮质功能的不足。动物恐惧消退的研究可以提高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致病机制及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73.
赵慧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07-2208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伤已成为人类尤其是年轻人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创伤不但造成身体上的损伤,而且还引起一系列有别于疾病所致的心理问题。创伤多由突发、意外、紧急的因素所致,病人往往来不及调整心理适应机制.表现出无助、激惹、迁怒于医护人员等创伤后应激障碍所致行为倾向;另一方面,创伤后期身体器官功能的缺失及部分社会功能的丧失,也会让病人产生悲观、绝望、自卑、厌世的心理;还有经济困难的病人,因医院只能遵循救死扶伤、保证其基本医疗的人道主义原则。而得不到妥善的救治,  相似文献   
74.
尿毒症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肾实质损害后期。肾功能毁损,从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此病病情复杂,医学发展至今,虽不能根治,但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他们了解本病,改变不良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对这一群体做有关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5.
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疾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动员全社会力量来防治艾滋病,普及全民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充分发挥学校健康教育课的作用,结合青少年学生青春期的性生理、心理、伦理道德和法律知识进行多方面教育,让青少年进一步加深理解艾滋病的发病原理、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由于这种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故称为综合征。艾滋病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是巨大的。艾滋病会导…  相似文献   
76.
来华外籍人员艾滋病预防态度及有关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来华外籍人员的艾滋病预防态度和行为,为口岸的艾滋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西友谊关口岸对来华外籍人员进行现场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学历、来自不同地区的外籍人员艾滋病对预防的态度和有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大于40岁年龄组、学历低、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外籍人员,他们对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愿意使用率分别是81.9%、54.5%、61.6%和66.7%.结论 应在口岸加强对入境的外籍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改变其高危行为,预防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在婴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分别在3个月、6个月时进行格体生长和行为发育的评估,另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重、身长、头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5个能区行为发育商均值都高于对照组,除3个月的语言能区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在婴儿早期就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但对促进高危儿的体格生长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8.
陈晓玲 《海南医学》2002,13(7):90-91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 ,本文对 2 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行为护理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6例患者全部经CT诊断明确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中男性 8例 ,年龄2 0~ 4 2岁 ,平均年龄 33 3± 6 34岁 ;女性 8例 ,年龄 2 2~ 39岁 ,平均年龄 30 6± 7 96岁。2 患者住院期间的行为表现2 1 恐惧感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常见为颅内动脉破裂和动静脉血管畸形 ,患者平时身体健康 ,突然发病 ,当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时 ,病人往往不能准确地了解病情和接受现实 ,对疾病的预后产生极大恐惧 ,治疗护理上采取不合作的态度。2 2…  相似文献   
79.
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一种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破坏,因而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威胁生命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此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故可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  相似文献   
80.
目前认为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中医中药等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1,2]。但是,为了实施这些正规治疗,行为医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进行行为医学干预能促使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提高生命质量。作者对1992年3月至1995年3月在本院住院经过手术等综合治疗,出院后又经门诊随访的42例患者,进行了3至6年行为医学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42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29~82岁,平均50岁。临床分期:l期4例,刀期34例,用期4例。术式:根治术12例,改良根治术25例,单纯乳房切除术5例。职业:干部1例,工人2例,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