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567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74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5篇
  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0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5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和伽玛刀治疗(27例,伽玛刀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19例(76.0%),激索水平下降或正常18例,占激素有异常者78.3%(18/23),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2~4周,平均20.3 d;伽玛刀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23例(85.2%),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22例,占激素有异常者88.0%(22/25),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组2例继发脑脊液漏,1例因术后颅内感染死亡;伽玛刀组2例出现反应性脑水肿,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症状体征改善率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好转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伽玛刀治疗,且影像学复查结果也好于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效果略高于手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下降,但治疗后激素水平下降缓慢,需服用药物辅助治疗.对垂体微腺瘤的治疗,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脑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后肿瘤卒中的原因。方法 分析伽玛刀治疗后4例脑瘤卒中的临床特征及CT、MRI表现。结果 经保守和手术治疗各2例,基本康复。结论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曾有过肿瘤卒中史、肿瘤血供丰富或高恶性度的肿瘤,行伽玛刀治疗后,应加强随访,警惕发生肿瘤卒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观察伽玛刀(Y-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0例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采用Leksell-B型伽玛刀实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予处方剂量18~25Gy,平均21.8Gy。结果:获随访资料70例(随访时间1149个月,平均27个月),复查MRI显示畸形血管流空明显减少8例,占14.8%,完全消失42例,占77.8%,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于伽玛刀治疗后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伽玛刀(Y-刀)是一种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作为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惟一无损伤性方法,有人称之为“无创活检”,对脑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肿瘤的代谢特性,预测肿瘤的临床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且能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现综述如下。1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1·1技术设备活体磁共振波谱分析是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MRS)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MRI测得的是一幅幅解剖图像,而MRS记录被测样品中所有化合物信号的总和,测量结果是由多条谱线组成的谱图[1]。MRS对硬件的要求是磁场强度必须…  相似文献   
996.
伽玛刀治疗丘脑痛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脑痛是中枢性恶痛 ,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多表现为持续性慢性疼痛 ,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甚至吗啡也不能奏效。应用伽玛刀毁损丘脑与疼痛传导有关的神经结构可以缓解疼痛 ,并且能持久的维持疗效。我们治疗了 2例丘脑痛患者现报告如下。例 1 :男 ,67岁 ,右上肢疼痛 3年 ,左侧上下肢疼痛2年 ,初起右上肢沉重感 ,渐变成难以忍受的剧痛 ,逐渐累及胸背部、右下肢。 9年前头部 CT发现脑梗塞。另外 ,右侧肢体静止性震颤。 MRI显示大脑皮质、双侧丘脑多发性梗塞、脑沟明显增宽。临床诊断 :多发性脑梗塞、丘脑痛、帕金森病。于 1 999年 6月 1 1…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伽玛刀、X刀、光子刀等新名词频频见诸报端,在给很多肿瘤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不少困惑.很多病人的家属对这刀那刀存在种种认识误区.我们想借此短文,和他们进行粗浅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998.
微侵袭神经外科(一)伽玛刀在脑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玛刀是现代高科技在脑部手术应用的重要体现 ,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主要内容之一 ,尤其在治疗脑血管畸形 (AVM)上应用较早 ,疗效较好 ,而且有其特别的优越性。本文概述了伽玛刀治疗技术的发展过程、伽玛刀治疗脑血管畸形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现状及最新进展。1 伽玛刀概况早在 5 0年代初 ,瑞典的Karolinska大学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概念 ,采用窄条辐射光束交叉集中照射颅内靶点 ,以求精确破坏脑内的正常或病变组织 ,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用于治疗功能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最初的阶段主要是探索辐…  相似文献   
999.
我科2005年2月-2008年12月开展体部伽玛刀治疗以来,共收治肺癌患者103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3例肺癌患者中男74例,年龄35-86岁;女29例,年龄32-80岁。原发性肺癌66例,转移性肺癌,均经临床、病理或影像等检查(B超、CT或MB I)确诊。Karnaf-sky评分≥70分,肿瘤最大直径≤5 cm 40例,5-10 cm 63例。单病灶者32例,双病灶者50例,3个病灶以上者21例。1.2治疗方法采用OURQGO型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射线全身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正>现代头部伽玛刀(Gamma-knife)治疗技术是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技术、医学影像学和放射治疗学的有机结合。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伽玛刀治疗技术的进步。作为神经外科的一个分支,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系利用影像学定位和定向仪引导,将微电极、穿刺针等显微器械置入脑内特定靶点;通过记录电生理、留取组织标本、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