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73篇
  免费   1068篇
  国内免费   157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55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2360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4321篇
内科学   6091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5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0篇
外科学   779篇
综合类   7959篇
预防医学   3996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2444篇
  18篇
中国医学   718篇
肿瘤学   466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459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997篇
  2013年   1086篇
  2012年   1559篇
  2011年   1726篇
  2010年   1632篇
  2009年   1625篇
  2008年   1691篇
  2007年   1745篇
  2006年   1734篇
  2005年   1723篇
  2004年   1272篇
  2003年   1103篇
  2002年   978篇
  2001年   882篇
  2000年   704篇
  1999年   799篇
  1998年   750篇
  1997年   914篇
  1996年   841篇
  1995年   781篇
  1994年   618篇
  1993年   450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然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大事,农民的健康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为此我们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大中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16000多名农民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
肝癌患者HBV血清学标志和HBV-DN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树林  邹菊贤 《医学争鸣》2002,23(3):258-260
目的 为了探讨肝癌患血清中HBV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检测血清中HBV标志物和HBV-DNA。结果 在427例肝癌患的血清中,HBV-M(+)为74.0%,HBV-DNA(+)为44.0%,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与复制仍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3.
1997~2001年海口市直属企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1997~2001年海口市直属工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评价为阻断乙肝病毒(HBV)传播措施的实施效果。调查结果表明,1997~2001年本市工厂从业人员HBsAg的感染率分别为12.8%、12.6%、12. 3%、10.4%、10.8%,经对工厂从业人员加强健康教育和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HBsAg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职业预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乙肝 )中的发病机制及sIL 2R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12例肝活检病人按组织病理学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分期 ,同时检测了病人血清sIL 2R、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 :血清sIL 2R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增幅随着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加大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sIL 2R与血清白蛋白 (A)呈显著负相关 ,与血清脯氨酸肽酶 (PLD)、Ⅳ型胶原 (CⅣ )、层粘连蛋白 (LN)、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肝功指标中的TB、DB、G、ALT、AST、AKP、γ GT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慢乙肝病人血清sIL 2R水平与A呈显著负相关 ,与PLD、CⅣ、LN、HA、PⅢNP呈显著正相关 ;sIL 2R的血清水平能反映肝脏组织学病变的程度 ,可作为判断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5.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关系及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 (HBV)血清标志物阳性、(HBV)血清标志物阴性与肝细胞癌 (HCC)发生率的关系和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用回顾性对列研究方法 ,选出我院 1998年至 2 0 0 0年传染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肝细胞癌 (HCC)患者 45 5例 ,分析HBV阳性组和HBV阴性组患者与HCC发病率关系 ,HBV阳性和HBV阴性的HCC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336例HBV阳性组患者发生HCC中 ,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12 4例 ,占 36 90 %。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98例 ,占 2 9 2 %。其他 114例 ,占 33 9%。HBV阳性组肝功能异常比率 ( 38 39% )显著高于HBV阴性组的 ( 19 33% ) ,P <0 0 1。【结论】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HCC发生率大于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HBV阳性的HCC患者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6.
慢性乙型肝炎系乙型肝炎病毒(HBV)所感染的一种传染病,病毒的持续复制和免疫功能紊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目前以干扰素为代表的新一代核苷类似物仍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干扰素应用中存在许多不良反应,现将笔者应用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RNA干扰基因敲除MAGE-1在恶性胶质瘤U87细胞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构建抑制MAGE-1的短片段双链核糖核酸(siRNA)表达载体,鉴定其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中对MAGE.1基因表达的干涉作用。方法:化学合成2对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靶向MAGE—1基因寡核苷酸链,克隆至经BglⅡ、HindⅢ双酶切的pSUPER载体上,重组构建核糖核酸干扰(RNAi)质粒载体。利用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经稳定转染后胶质瘤U87细胞中MAGE-1的表达,以了解siRNA的干涉效果。结果:重组构建的pSUPER—MAGE—1载体经双酶切、电泳及插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寡核苷酸链成功地插入至预计位点,且序列与预期完全一致。稳定转染后G418筛选出的U87多克隆细胞MAGE-1的表达经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2对siRNA均有较明显的干扰作用。结论:载体的成功构建并能对U87细胞中的MAGE—1分子进行RNAi,为进一步研究MAGE—1在肿瘤中的作用,分析基因功能,展开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39.
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我们对2004年至2005年10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03例,在输血前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2型)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标本  相似文献   
40.
尽管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目前还有许多方面是未知的,但一些研究已经明确病毒在进入肝细胞后会影响肝细胞内基因表达。要想从基因层面寻找并得到那些与肝炎病毒相关的基因,基因克隆化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全国首届感染病学术会议上,北京地坛医院的成军教授和同行交流了通过基因克隆化对肝炎进行的一些研究。病毒嗜肝特性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