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003篇
  免费   13459篇
  国内免费   4903篇
耳鼻咽喉   1139篇
儿科学   1884篇
妇产科学   1812篇
基础医学   5272篇
口腔科学   2252篇
临床医学   31548篇
内科学   16693篇
皮肤病学   1232篇
神经病学   5065篇
特种医学   45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8篇
外科学   9588篇
综合类   61298篇
预防医学   44619篇
眼科学   1464篇
药学   27297篇
  433篇
中国医学   15282篇
肿瘤学   3821篇
  2024年   2132篇
  2023年   7670篇
  2022年   6859篇
  2021年   7515篇
  2020年   7238篇
  2019年   7209篇
  2018年   3697篇
  2017年   6015篇
  2016年   6527篇
  2015年   7684篇
  2014年   13379篇
  2013年   12964篇
  2012年   15721篇
  2011年   15507篇
  2010年   14169篇
  2009年   12081篇
  2008年   14389篇
  2007年   11560篇
  2006年   9999篇
  2005年   10096篇
  2004年   8646篇
  2003年   7538篇
  2002年   5887篇
  2001年   4175篇
  2000年   3224篇
  1999年   2479篇
  1998年   1937篇
  1997年   1702篇
  1996年   1504篇
  1995年   1431篇
  1994年   1193篇
  1993年   836篇
  1992年   729篇
  1991年   589篇
  1990年   374篇
  1989年   378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开展保山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调查和健康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0~12月对保山市隆阳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30家公共场所118名从业人员,最近一个月自我认定健康者占61.86%(73/118),不健康者占38.14%(45/118);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85%(60/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工作时间≥12 h(OR=8.70,95%CI=2.11~35.80)、工作环境潮湿(OR=30.68,95%CI=3.14~299.70)、有病媒生物(苍蝇、老鼠、蚊子及蟑螂)(OR=35.76,95%CI=3.47~368.92)是影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的危害因素,但对健康知识的认知(OR=0.31,95%CI=0.11~0.89)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工作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和改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减少健康危害因素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定量分析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青海省1975-2015年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对青海省1975年、2005年、2015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值。结果 1975年与2015年数据比较,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由195. 383/10万下降为14. 756/10万,分解法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使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两者贡献率分别为10. 1%、89. 9%。1975年与2005年比较,两者作用结果一致,贡献率分别为11. 6%、88. 4%,但是2005年与2015年比较,人口因素在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中呈现了反向作用效果,而且作用比例达到-39. 1%。结论目前青海省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慢性传染病的非人口因素的预防和控制。需重点加强慢性传染病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管理,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减少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台州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0~60岁年龄段群体,患病率最高;存在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常食宵夜、睡眠时间<6h、有药物过敏史、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家族史、存在便秘情况者的患病率均高于未存在以上情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多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该病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暴饮暴食、喜食烫食、挑食、酸制品、未准时进食情况、宵夜摄取情况、每天睡眠时间、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便秘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拟定相应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12.84%)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不同患者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麻醉时间、冲洗液温度、术中补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信息,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400 ml、术中补液量>1500 ml、冲洗液温度<34℃是影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与医师紧密配合,密切观察相关指标,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术中低体温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调查安阳市文峰区近三年小学矮小症患病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安阳市文峰区辖区小学3 600例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测量身高、体重,并发放调查表,调查表回收3 573份,有效资料3 484份,分析其身高的年龄分布特征以及矮小症患病率,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矮小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受检的3 484例小学生中,矮小症者67例,占比1.92%;患病组与未患病组在生长激素缺乏、青春期发育迟缓、甲状腺功能低下、家族性矮小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性别、年龄、多垂体激素缺乏、Turner综合征、宫内发育迟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长激素缺乏、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家族性矮小症是影响矮小症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生长激素缺乏、青春期发育迟缓、家族性矮小症是影响安阳市文峰区小学矮小症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需重视对儿童的早期体格与生长激素检查,以从根本上防治矮小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483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发生MARSI例数和损伤类型,依据是否发生MARSI将患儿分成MARSI组61例和未发生MARSI组422例,记录患儿温箱、胎龄、抢救台、出生体质量、潮湿多汗、蓝光治疗、感染、留置胃管、禁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水肿及皮肤干燥情况,对影响患儿发生MARSI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儿皮肤受损类型依次为表皮剥脱伤(6.21%)、皮肤撕裂伤(3.73%)、接触性皮炎1.45%。蓝光治疗、留置胃管、出生体质量<2200 g、胎龄<30周及皮肤干燥为患儿发生MAR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新生儿MARSI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多,医护人员应采用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加强防范,以降低新生儿MAR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正>本研究探讨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伴精神症状相关因素。1对象和方法为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老年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既往无精神疾病史、意识清楚、能完成所有精神科测评的患者;其中240例患者因精神症状而请精神科会诊纳入研究组,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诊断为抑郁障碍88例(36.7%),焦虑障碍70例(29.2%),躯体化障碍37例(15.4%)、行为障碍26例(10.8%)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与病原学特征,分析诱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合理且具备针对性的冲洗对策,为未来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预防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451例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取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参照相关标准判定患者尿路感染情况,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受教育程度等),同时记录患者糖尿病的疾病合并情况,将术后尿路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初步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51例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第3天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为80例,阳性率为17.7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患者尿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逐渐降低,各时点尿液细菌阳性培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证实,高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术前留置导尿管、多发肿瘤是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80例术后尿液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出87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株占75.86%,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24.14%。结论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尿路感染风险,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感染病原菌,年龄、基础疾病、肿瘤位点、术前导尿管留置等是影响因素,这类患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