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3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572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56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504篇
内科学   483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277篇
特种医学   427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135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20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800篇
  1篇
中国医学   1887篇
肿瘤学   13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612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板蓝根用95%乙醇渗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再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单体,测定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Ⅰ),棕榈酸(plamitic acid Ⅱ),琥珀酸(succinic acid Ⅲ),胡萝卜苷(daucosterol Ⅳ)和远志醇(polygalitol Ⅴ)。结论化合物Ⅲ,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2.
藏药花锚中新化学成分的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德  祝亚非  林少琨 《中草药》2003,34(1):9-11
目的 分离并鉴定高原植物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全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测定其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确证从椭圆叶花锚中所得到的两种针状结晶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Shan酮(1-hydroxy-3,7,8-trimethoxyxanthone)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Shan酮(1,7-di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结论 上述两种Shan酮衍生物为首次从藏药花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3.
甘肃产香青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滑艳  汪汉卿 《中草药》2003,34(1):19-21
香青 Anaphalis sinica Hance是菊科香青属中的一种 ,主产于我国北部、中部、东部及南部 ,生长于低山或高山灌丛、草地、山坡和溪岸 ,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1] 。全草入药 ,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消炎等作用 [2 ] ,但对其化学成分及挥发油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青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鉴定。1 仪器与材料HP6890 / 5 973GC- MS仪 ,HP- 5 MS( 30 m×0 .2 5 mm× 0 .2 5μm) (美国 HP公司 ) ,香青于 2 0 0 0年 9月采自甘肃省兰州地区石佛沟 ,由张永红博士鉴定为香青属植物香青…  相似文献   
104.
rRNA基因间隔区碱基测序对当归进行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测定。对当归进行分子水平鉴定。方法 常规提取当归种籽DNA,利用合成的特异性引物对其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进行套式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碱基序列测定。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当归种籽中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PCR扩增产物存在;经测序后得到了当归种籽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结论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测定可做为分子水平鉴定植物性中药材的又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南海粗疣棘柳珊瑚中倍半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粗疣棘柳珊瑚(Acanthogorgia vaga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对粗疣棘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化学性质,结合现代波谱技术(MS,NMR等),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呋喃倍半萜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indenene(1),1indestrene(2),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结论:本文系首次对该珊瑚化学成分进行研究;4个倍半萜成分亦均为首次从该生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indenene(1)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并首次对化合物1indenene(1)及franodiene(4)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另外,对文献报道的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的碳谱数据进行了童新归属.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鉴别乌梢蛇与白条锦蛇。方法对乌梢蛇与其混淆品白条锦蛇的生药性状、薄层色谱、纸色谱、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乌梢蛇与白条锦蛇的生药性状、薄层色谱有明显差异,纸色谱、紫外吸收光谱差异不大。结论白条锦蛇不能混充乌梢蛇入药,应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7.
蔡毅  朱华  谢芳 《中药材》2003,26(2):88-90
实验研究表明下延叶排草的显微结构鉴别特征为:茎的皮层中可见分泌道散在,中柱鞘纤维环状排列;髓大,中央具众多分泌道。叶上表皮细胞有放射状角质层纹理;并有类圆形油细胞散在;异面叶,中脉维管束2个,大小悬殊。  相似文献   
108.
从中国南海海绵Cinachyrella australiensis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出3个化合物,应用IR、^1H—NMR、^13C—NMR和MS等光谱分析技术,确定它们为鲨肝醇(Ⅰ),胆甾4—烯—3—酮(Ⅱ)和α—23烷—甘油醚(Ⅲ)。本文是首次报道该种海绵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109.
中药DNA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近年来中药DNA分子鉴定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分析了RFLP、RAPD、DNA序列分析等常用技术的特点及在动、植物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DNA分子鉴定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索从云南红豆杉树皮提取物中分离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种纯化合物以及7-表-紫杉醇转化成紫杉醇的高效方法。方法 用乙酸叔丁酯为单漉动相。硅胶为填充柱的正相色谱系统分离。使用碱性氧化铝,在40℃对7-表-紫杉醇进行催化而转化成紫杉醇。结果与结论 分离得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个纯化合物。7-表-紫杉醇转化率可达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