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1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64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93篇
综合类   1643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52篇
  3篇
中国医学   312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肝豆状核变性(WD)在西医学上是铜代谢障碍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疾病,病变影响肝、脑、肾、角膜等重要脏器。中医通过对WD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的认识,认为WD的基本病理因素为痰浊、瘀血,二者相互作用而发病,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的病机,贯穿疾病发展始终,故而运用化痰祛瘀法治疗WD在临床中常见。众多研究表明运用中药汤剂、中医外治法化痰祛瘀治疗可以有效缓解WD患者临床症状,发挥排铜优势、改善肝纤维化、改善脑流动力学、抑制炎症和抗氧化应激作用,进而延缓疾病进程,控制疾病发展。现结合新近研究成果,对化痰祛瘀法在WD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WD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的方案及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型宫外孕35例,应用“活血祛瘀”的原则和方药加减治愈29例,占82.8%,治疗过程中改用手术治疗6例,占17.1%。一般患者服药后3~7天腹痛减轻,腹胀消失。血肿包块消失需1~2月,平均住院26天。是一种治疗简便,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通过脂多糖对胆汁分泌的影响实验 ,初步探讨引起肝功能障碍及肝内结石形成的机理 .[方法 ]在麻醉状态下 ,直接往实验动物肝内注入脂多糖等实验药物 ,测定相关数据 .[结果 ]脂多糖对胆汁分泌有抑制作用 ,并对胆汁酸、磷脂浓度有降低作用 ,而对胆红素、钙的浓度无显著作用 .[结论 ]脂多糖对胆汁分泌有明显作用 ,对诱发肝功能障碍及形成肝内胆结石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香丹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血瘀证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且中医辨证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0例和香丹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消心痛5-10g,每日3次,或鲁南欣康10-2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50g/L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74%,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胸闷,心绞痛,舌紫暗等症状,体征消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香丹注射液对血瘀证的多种心脏病所致心肌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5.
活血通脉片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龙铟  龙梅  刘莉  夏天  王宗仁  马世平  梅其炳  晏培松 《医学争鸣》2001,22(16):1490-149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活血通脉片(Huoxue TOngmai tablet,HXTMT)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心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XTMT给SD大鼠连续灌胃14d,第12日起动物sc ISO(48umol.kg^-1.d^-1),每日一次,连续3d,复制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结果:中药复方制剂HXTMT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程度,血清CK活性,心肌MDA含量,心肌含水量分别减少14%,25%,2%,与模型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HXTMT能稳定细胞膜,减轻心肌水肿程度,阻止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提示HXTMT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参芍颗粒对犬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芍颗粒对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血瘀症模型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血瘀症模型,于造模前、造模后15,30,60,90min分别股静脉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体外血栓长度、血小板粘附率和全血粘度(切变率为5-200/s)。结果:参芍颗粒可缩短血栓长度、降低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度,抑帛血栓形成。结论:参芍颗粒有改善实验性犬血瘀症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菝葜三种提取物活血化瘀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研究菝葜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方法菝葜水煎液(Ⅰ)、正丁醇萃取物(Ⅱ)、正丁醇萃取剩余物(Ⅲ)高(100g/kg)、低(50 g/kg)剂量对小白鼠灌胃给药7 d后,眼眶取血,采用凝固比浊法测定APTT、PT,采用derive法测定FIB;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数,采用比浊法体外测定Ⅰ、Ⅱ、Ⅲ对人血小板的聚集功能Ma、M1、V1的影响.结果100 g/kg剂量的Ⅰ和Ⅲ能显著延长APTT(P<0.05),50~100 g/kg剂量的Ⅲ能使FIB显著增加(P<0.05),而50 g/kg剂量的Ⅱ能使FIB显著减少(P<0.05).稀释8倍后的Ⅰ和Ⅱ能抑制体外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特别是对V1的影响更显著(P<0.01),但三者对血小板数无明显影响.结论菝葜具有明显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延长内源性凝血时间及影响纤维蛋白原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8.
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方法 25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不予造模,造模组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MNNG)溶液自由饮用,雷尼替西灌胃,饮饱失常的综合法造模20周,观察2组大鼠周身状况,血液红细胞免疫功能、LPO、SOD、GSH-Px、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及胃粘膜病理等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周身状  相似文献   
49.
摘要:目的:观察虫对慢性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模拟阴虚火旺复制慢性血瘀大鼠模型,用毛细血管法测定不同切速下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常规法测定红细胞压积。参照郭氏法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指标,并将其与血液流变性有关指标作一相关分析。结果:虫能明显降低瘀血大鼠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提高瘀血大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使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下降,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活性增强,而抑制因子减弱;血液粘度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的相关分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虫不仅有活血化瘀作用,还具有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50.
血瘀证目征与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6种标准对781例患者的诊断研究,提示在诊断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总和积分值等方面,中国血瘀症诊断标准和国际血瘀证诊断标准最优,血瘀证目片和日本瘀血证诊断标准次之,国际瘀血诊断标准试行方案和中山氏瘀血压痛点更次之。各种标准各有其独特优点,应相互取长补短,同时,探讨了导致各种标准不足之处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