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2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449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12篇
口腔科学   491篇
临床医学   1237篇
内科学   36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982篇
外科学   8318篇
综合类   2472篇
预防医学   463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956篇
  11篇
中国医学   416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456篇
  2018年   471篇
  2017年   534篇
  2016年   621篇
  2015年   592篇
  2014年   1438篇
  2013年   1287篇
  2012年   1258篇
  2011年   1268篇
  2010年   1008篇
  2009年   1029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771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Summary The management of displaced intracapsular fractures of the hip is still controversial because of the hig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r hemiarthroplasty. To avoid some of these complications we have used primary total hip replacement for independently mobile patients over 65 years of age.Of 49 patients who were interviewed an average of 4.6 year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81.6% had excellent or good results as assessed by the Harris Hip Score. At that time two hips had been revised and another converted to Girdlestone due to deep infection. The survival of the prostheses was at 5 years 91.3%.It is concluded that total hip replacement is an established method of management for a selected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is injury, but further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needed in order to define the groups of patients that benefit the most.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寻找一种有利于粉碎性髌骨骨折术中复位、固定和术后恢复的手术入路。方法 采用膝内侧改良切口结合NT-聚髌器(NT-pc)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38例,其中碎骨块呈3块者18例、4块者13例、5块者5例、6块者2例。结果 38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6个月,除1例因二次手术病程较长、1例术后缺乏锻炼致膝关节功能稍受影响外,其他患者膝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切口愈合好,按李纯志等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4.7%。结论 膝内侧改良切口具有充分显露髌骨、切口短、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术中手指对骨块抚平复位和对关节面复位质量的检查及术后功能恢复;NT-pc符合张力带原理,对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的骨折面具有持续的纵向及横向的应力作用,有复位及固定的双重作用。对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采用内侧改良切口及NT-pc固定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压缩回复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压缩回复式椎管扩大成形加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58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自制组合式嵌打整复器对突入椎管的碎骨块,嵌击复位压缩成形,从而扩大椎管容积,同时重建病椎棘上棘间韧带,并行内固定,恢复脊柱后部结构的稳定性。结果50例获得随访,平均2年6个月,30例已恢复轻工作,9例可扶拐下地活动。结论压缩回复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新术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我院采用手法复位的同时用双枚或三枚细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良好,现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1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480例,采用内固定治疗者388例,其中采用X线闭路电视下手法整复双枚或三枚细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者282例。为缩小年龄跨度,便于比较疗效,年龄小于45岁和大于75岁31例未收集。因死亡而不能继续随访者21例,死亡均发生于术后半年以上,与骨折或手术无直接关系。因其他原因而失访者16例。其余214例资料较完整,其中男86例,女128例。有5例伴同侧的Colles骨折,3例同侧肱骨外科颈骨折,其他无严重并发症。所有伤侧髋关节手术前无明显关节炎改变。加压螺纹钉规  相似文献   
105.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2001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带锁髓内钉逆行穿钉的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2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6.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1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有限手术结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28~72岁。左侧3例,右侧9例。致伤原因:滑跌伤7例,交通伤3例,坠落伤2例。按AO分类:C2型4例,C3型8例。见图1。1.2手术方法12  相似文献   
107.
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不全性截瘫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前路减压内固定优越性以及Z-plate系统的优点。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25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7个月。按Frankel分级评定有1~3级恢复,随访期间无后凸加重及内固定松动,植骨融合。结论 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张纯  贺西京  姚明  乔万海 《中国骨伤》2003,16(11):649-651
目的揭示不同钉分布和钉数对胫骨-外固定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人干燥的尸体胫骨中部行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为实验模型.通过电测法观测不同加压量固定的不同实验模型在不同等级弯曲工况下骨表面的应变及轴向位移变化;并设定节点和单元后对胫骨-外固定器系统进行计算应力分析.结果在弯曲工况下,4钉均匀分布及6钉均匀分布的稳定性较强,但后者稳定性更佳.结论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时,应采用4钉均匀分布,条件许可时采用6钉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09.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正确选择肱骨干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对107例肱骨干骨折分别进行交锁髓内钉(34例)、加压钢板(29例)、Y型钢板(38例)、螺钉(6例)等内固定,并随访比较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6.3个月.交锁髓内钉、螺钉内固定组全部愈合;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愈合26例,伴桡神经损伤2例;Y型钢板内固定组全部愈合,伴肘关节僵硬2例. 结论根据肱骨干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骨折愈合良好,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肩后入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系列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肩胛骨骨折,男18例,女4例,年龄25~65岁,平均35.5岁。根据术前X线片与CT扫描对骨折进行分型,确定手术指征,经肩后入路行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微型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2例均获9~28个月随访,平均17.5个月,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4%。所有骨折平均在术后8.5周骨性愈合。结论: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可恢复较好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