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7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4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179篇
临床医学   616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497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446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96篇
中国医学   23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探求与带状疱疹发病及发生后遗神经痛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北京东直门医院皮肤科13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带状疱疹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年龄与疱疹前驱痛、疼痛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年龄、疱疹前驱痛、皮损疼痛程度、基础慢性病及开始治疗时间均可能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因素。结论带状疱疹发病、发生后遗神经痛均有一定相关因素,早发现、早治疗,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或伴有基础慢性病者防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根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手术方法、特点。方法分析152例颅神经疾病患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1例,面肌痉挛69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有效率为91.36%;面肌痉挛手术效率为89.86%;舌咽神经痛2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有效的,但风险大,良好的手术策略对于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野木瓜片联合苯妥英钠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苯妥英钠片,初始剂量100 mg/次,3次/d,连续3 d后,根据病情逐渐减少剂量,最终维持4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野木瓜片,1.60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PSQI和LSI-B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9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LSI-B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CRP、SP、CGRP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5-H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野木瓜片联合苯妥英钠片治疗三叉神经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水平,改善患者失眠情况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4.
55.
庞伟  周琛  陈艳  李志明  张淑燕 《新医学》2021,52(10):752-758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对面部三叉神经痛(TN)大鼠疼痛的改善作用及对炎性介质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50只大鼠中随机取10只为对照组,剩余大鼠用结扎眶下神经的方法建立TN模型,分为模型组、BTA低剂量组(BTA-L组)、BTA高剂量组(BTA-H组)和卡马西平组,每组各10只。BTA-L组、BTA-H组分别以9、18 μL/kg BTA溶液于手术同侧面部须垫处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卡马西平组以5 mg/kg卡马西平灌胃。检测大鼠疼痛阈值,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眶下神经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三叉神经节中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型NF-κB p65(p-NF-κB p65)、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型p38MAPK(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注射1、2、3周时疼痛阈值降低(P均 < 0.05);与模型组比较,BTA-L组、BTA-H组、卡马西平组注射1、2、3周时疼痛阈值升高,且BTA-L组 < BTA-H组 < 卡马西平组(P均 <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及p-NF-κB p65、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 0.05);与模型组比较,BTA-L组、BTA-H组、卡马西平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及三叉神经节中p-NF-κB p65、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且卡马西平组 < BTA-H组 < BTA-L组(P均< 0.05);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BTA-L组、BTA-H组、卡马西平组神经纤维肿胀、排列、炎性细胞浸润等异常改变减轻,其中卡马西平组减轻更显著。结论 BTA可降低炎性介质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面部疼痛,可能通过抑制NF-κB、p38MA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微血管减压术(MVD)出现困难减压的处理方法以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MVD治疗的408例PTN的临床资料。术中出现困难减压56例,常规减压352例。对于困难减压病人,综合采取包括安置腰大池引流、神经内镜辅助、扩大松解桥小脑角区蛛网膜粘连、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入路解剖显露,以及“架桥”等方法妥善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0.5~5年。常规减压组术后即刻缓解37例,延迟缓解14例,无效5例;困难减压组术后即刻缓解267例,延迟缓解62例,无效23例。常规减压组术后即刻缓解率(75.85%,267/352)与困难减压组(66.07%,37/56)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减压组术后有效率(93.54%,329/352)与困难减压组(91.07%,51/56)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减压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7%,27/352)与困难减压组(10.7%,16/56)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及严重后遗症。结论 PTN病人MVD中出现的困难减压并不是影响MVD疗效的决定性因素,只要术中处理得当,困难减压病人术后也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术前应熟悉和掌握常见的困难减压的应对方法,并且秉持适可而止的理念,减少手术并发症,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初步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单纯应用涤纶垫棉治疗基底动脉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例基底动脉压迫引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均单纯使用涤纶垫棉作为减压材料,且未使用其他减压方式。手术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于脑干和责任动脉之间放置涤纶垫棉实现减压。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提出的疼痛分级评估手术效果。结果3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27例(87.1%)术后疼痛即刻完全缓解(BNI分级Ⅰ级),3例在术后3个月内完全缓解(BNI分级Ⅰ级),1例疼痛部分缓解(BNI分级Ⅲ级)。5例(16.1%)患者术后出现面部感觉减退,其中3例自愈;1例患者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3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85个月(中位时间为40个月),随访期间有4例(12.9%)复发(BNI分级Ⅳ~Ⅴ级),其中2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另外2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可部分控制面部疼痛。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单纯应用涤纶垫棉治疗基底动脉所致三叉神经痛的术后即刻效果显著,但其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疼痛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7—2019年行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取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护理依从性、满意度、疼痛、焦虑与抑郁程度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组护理总依从率85.48%,护理总满意率93.55%;对照组护理总依从率50.00%,护理总满意率56.90%;干预组护理总依从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2组患者疼痛、焦虑及抑郁程度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疼痛、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疼痛、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叉神经患者手术前后行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PHN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口服止痛药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SGB。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睡眠质量评分(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和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734,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可有效缓解PHN疼痛和不良情绪,提高PHN患者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