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6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9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86篇
综合类   29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1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中介素(IMD)和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内皮细胞分为4组:(1)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加IMD处理作为HEMI组;(2)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无处理作为HEM组;(3)内皮细胞加IMD处理作为HEI组;(4)内皮细胞无处理作为HE组;将各组细胞在1%O2、94%N2、5%CO2条件下缺氧培养12 h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含量,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的成管分支数。实验结果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上皮型钙黏分子(VE-cadherin)表达量HEMI(1.629±0.197、1.557±0.066、10.552±0.523)高于HEM(1.116±0.118、1.340±0.161、8.128±0.542)、HEI(1.278±0.096、1.078±0.088、7.523±1.211)、HE组(1.000±0.000,F=0.734、1.244、6.1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CD31)表达量HEMI(1.309±0.234、1.203±0.105、1.654±0.462)高于HEM(1.067±0.379、1.038±0.035、1.601±0.397)、HEI(1.225±0.091、1.101±0.038、1.605±0.207)、HE组(1.000±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083、5.434、6.428,P>0.05);VEGF表达量HEMI(0.904±0.005、1.922±0.457)高于HEM组(0.690±0.071、1.000±0.000,F=8.307、10.896,P<0.01),ELISA中加入IMD组(1.018±0.319)VEGFA浓度比值高于对照组(0.921±0.294,F=0.1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血管形成中HEMI(22.289±0.131)、HEM(21.318±0.594)、HEI(21.533±0.867)、HE(20.755±1.798)高于NE组(18.731±0.525,F=5.926、0.030、1.033,P<0.05;F=6.753,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IMD可以直接或通过系膜细胞间接双重影响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秦皮甲素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秦皮甲素(10、30、90μmol·L-1)对正常培养条件(含糖5.6 mmol·L-1)和高糖培养条件(含糖25 mmol·L-1)下的HBZY-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PI3K抑制剂Wortmannin(1μmol·L-1)干预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秦皮甲素对高糖培养条件下HBZY-1细胞FN蛋白表达及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与正常组比较,秦皮甲素给药组(10、30、90μmol·L-1)的HBZY-1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高糖培养条件下,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HBZY-1细胞FN蛋白表达和PI3K/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90μmol·L-1秦皮甲素给药组的HBZY-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FN蛋白表达和PI3K/Akt磷酸化水平亦显著下调(P<0.05)。结论秦皮甲素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下调FN蛋白表达,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负调控因子(SOCS)3基因对高糖培养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载体将PCR3.1 SOCS3转染至体外培养的HMCs,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转染前后细胞中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高糖培养HMCs 12、24、48 h,采用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CG)、高糖组(HG)、高糖+空质粒转染(HG+PV)组、高糖+SOCS3基因转染(HG+PS)组蛋白酪氨酸磷酸激酶(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经鉴定,转染后HMCs中有SOCS3 mRNA和蛋白稳定表达;与CG组和HG+PV组相比,HG+PS组细胞中JAK2、STAT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PI显著减少(P<0.01),AI无明显差异。结论 SOCS3蛋白可能通过降低JAK2、STAT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抑制HMCs增殖。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IL-24转移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p27及CyclinE的影响。方法 采用10%FBS/DMEM培养293细胞,扩增腺病毒载体, GMCs培养4~6代细胞后用于分析。①观察IL-24对LPS诱导的GMCs凋亡影响:分为对照组、Ad.IL-24组、LPS组和LPS+ Ad.IL-24组,其中对照组和LPS组GMCs不转染携带IL-24腺病毒(Ad.IL-24),Ad.IL-24组和LPS+Ad.IL-24组以Ad.IL-24转染GMCs,LPS组和LPS+Ad.IL-24组加LPS培养,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后24和48 h的GMCs凋亡率;②考察IL-24对GMCs周期蛋白影响:对照组为5%FBS/DMEM培养GMCs,Ad-GFP组采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对照载体(Ad.GFP)转染GMCs,Ad.IL-24+LPS组以Ad.IL-24转染GMCs,采用Western-blot检测p21、p27及CyclinE表达。结果 ①GMCs在培养后24和48 h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分别为(0.86±0.15)%和(0.98±0.4)%;IL-24组分别为(1.02±0.22)%和(1.43±0.31)%;LPS组分别为(2.19±0.81)%和(2.49±0.12)%,LPS+Ad.IL-24组分别为(18.01±1.17)%、(26.82±5.01)%;2个观察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与IL-2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P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S+ Ad.IL-24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②Ad-GFP组p21、p27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yclinE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IL-24+LPS组p21、p27表达较Ad-GFP组显著上调(P<0.05),CyclinE表达较Ad-GFP组下调。结论 IL-24腺病毒载体对正常GMCs无影响,但可使LPS诱导增生的GMCs凋亡增加,其可能机制是上调关键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1、p27及下调CyclinE。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用正常浓度葡萄糖(5.5 mmo.lL-1),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1)及葡萄糖25 mmo.lL-1+普伐他汀100μmo.lL-1培养。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含量;明胶酶谱法检测培养上清明胶酶A及B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增加,基质蛋白ColⅣ-和FN合成增多,明胶酶A及B活性下降,TIMP-1含量和TGFβ-1分泌增加,总SOD活性和Cu,Zn-SOD活性下降,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与高糖组比较,普伐他汀干预后可逆转上述变化。结论普伐他汀可抑制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减少胞外基质合成,增加胞外基质降解,并缓解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Fractalkine(Fkn)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实验设AGE组:加入AGE BSA ( 100 mg/L);对照组:加入牛血清清蛋白(BSA)(100 mg/L);PDTC组:先加入PDTC100 μmol/L 孵育1 h,再加入AGE BSA ( 100 mg/L) ;AGE抗体组:先加入抗AGE 抗体(100 mg/L IgG) 孵育2 h后,再加入AGE BSA ( 100 mg/L).培养所需时间收集细胞,检测Fkn mRNA及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FκB活化. 结果 AGE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大量表达Fkn mRNA及蛋白,PDTC和AGE抗体显著抑制AGE诱导系膜细胞表达Fkn mRNA及蛋白.经AGE刺激后NF κB/P65迅速核转位,30 min达高峰。 结论 AGE通过活化NF κB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Fkn.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maleate)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糖浓度(5.5mmol/L),高糖浓度(25mmol/L)及25mmol/L葡萄糖+20μmol/L罗格列酮的培养液中。CCK-8测定系膜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明胶酶谱法检测培养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活性。结果:高糖组系膜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出现增殖增加,合成基质蛋白Col-Ⅳ、FN增多;MMP-2及MMP-9活性下降;TIMP-1含量增加;TGF-β1分泌增加。与高糖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后能逆转上述变化。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增殖,减少胞外基质合成,增加胞外基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59.
[摘要]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 2抑制药NS 398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刺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 方法20 μmol&#8226;L-1 NS 398加入30 mmol&#8226;L-1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分别培养0,12,24,48,72 h,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评价CTGF mRNA的表达改变,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评价CT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未加高糖刺激的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高糖刺激后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6 h活性已渐增高,12 h达高峰,18 h开始下降,24 h降至较低水平。用NS 398干预30 min后再用30 mmol&#8226;L-1高糖刺激,未见 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 结论高糖能上调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NS 398能抑制高糖诱导系膜细胞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total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tPNS)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增殖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tPNS在防治肾小球炎症和硬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Cs,分为5组(n=8):空白对照组、血清刺激组、3个不同浓度(100,200,400μg/mL)的tPNS干预组。分别采用MTT法、细胞毒检测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大鼠MCs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tPNS呈量效依赖抑制MCs增殖;降低S G2/M期细胞比例,且对MCs均无明显细胞毒性。结果:三七总皂苷通过减少DNA合成期(S期)细胞数量,抑制大鼠MCs增殖,而非依赖于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