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8篇
  免费   72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33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23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478篇
预防医学   63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190篇
  17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我国医院药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宜彬 《中国药房》1992,3(3):13-14
本文通过对医院药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讨论,旨在确立该学科(也可说领域)的学术技术内容,尽快形成一个完善的学科,以利推进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推进医药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22.
1600例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160 0例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征 .[方法 ]收集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12月间 160 0例我院住院死亡病人资料 ,对死亡疾病构成比率、男女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率、汉族和朝鲜族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率及年龄构成比率进行统计 .[结果 ] 160 0例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占 2 4 9% ,恶性肿瘤占 2 3 4% ,消化系统疾病占 13 7% ,意外伤害和中毒占 10 3 % ,心血管疾病占9 2 % ;男性与女性主要疾病死亡分布不同 ,两者间有非常显者性差异 ;汉族与朝鲜族主要疾病死亡分布不同 ,两者间亦有非常显者性差异 ;年龄构成比中 61~ 70岁居首位 ,占 2 6 6% ,51~ 60岁占 18 0 % ,41~ 50岁占 16 8% ,71~ 80岁占 15 8% ,3 1~ 40岁占 10 8% .[结论 ]住院死亡的疾病构成因性别及民族不同 ,其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23.
黎勇 《中国药房》1992,3(5):27-28
本文论述了医院药剂科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药政部门的执法盲点,提出法律措施是促使医药同步发展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4.
我国各省药品经营(零售)许可管理部分规定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秋  叶桦  王怡慧 《中国药事》2006,20(8):451-453
本文收集并比较了全国各省有关药品零售企业的开办规定。结果表明,各省在药品零售企业药学专业人员配备、药房合理布局、仓库设置等方面的要求各具特色,零售药房的监管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5.
26.
医院门诊药房与医院分离的理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医药分业的定义、国外医药分业的目的和少数医院无门诊药房的原因。指出门诊药房从医院分离出去弊大于利,认为门诊药房从医院分离,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有损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医药分离削弱、甚至取消了医院对医师不当处方和合理药物治疗等医疗行为的行政和技术监管与干预;医药分离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不符合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不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病人安全、有效、经济用药,不利于调动医院广大药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医院药物治疗管理自动化的实现与信息的传递。建议医药结合的模式必须加强;保留门诊药房,加大监督力度;建立药品配送中心,完善社会化物流机制;加速非处方药药品的发展;在条件成熟后实施处方调剂费;高薪养廉,较大幅度提高医师职业的收入;解决当前医疗体系中分配不合理问题,适当提高挂号、手术、诊疗等收费标准,降低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27.
住院皮肤病患者88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住院皮肤病患者的主要致死疾病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皮肤科1992~2001年88例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88例死亡患者中,药疹25例,大疱性疾病16例,皮肌炎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F)9例,合计67例,占死亡总数的76.14%。主要死亡原因是继发感染4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消化道出血9例。结论:药疹、大疱性疾病、皮肌炎和SLE是皮肤科的主要致死疾病,继发感染是重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8.
背景 2014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工作,对中医13个专科领域的240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项目进行制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本部分工作。目的 为了解中医领域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现状,从方法学角度对项目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本项目组对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组进行调研。方法 2020年6—12月,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组为调研对象,每个项目组人员填写一份问卷,汇集项目组整体意见。采用问卷星电子问卷,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工作文件的方式下发通知至各项目组进行调查,网络端收取调查结果。围绕调研主题,问卷内容包括5大方面: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认识、指南制修订程序和方法学应用、指南制修订工作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指南实施推广和应用情况、指南制修订工作情况整体调研。问卷为半结构化设计,共30个结构化问题、4个开放性问题。调研完成后对结果进行数据汇总与描述性分析。结果 本调研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98份,调研结果提示,在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认识上,大多数项目组(94.45%,187/198)认为本领域内依然需要更多的中医...  相似文献   
29.
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效益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罗马尼亚Oradea大学医药学院进行,始于1998年,结束于2003年。研究的出发点为该学院的学生们提出不少的教师,包括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医生,因缺乏教育心理学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组织教学和传授知识。因此,本研究设置了问卷调查,学院向教员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1998年10月~1999年7月),与学生和教师座谈,统计并比较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地跟踪研究全国年度(1999年~2003年)医学证书汇考结果。研究结果客观地证实了教育心理学能够提高学习(工作)效益和成果,因为教育心理学知识使得教师(和医师)更好地与学生(或病人)沟通、理解和组织、合作。  相似文献   
30.
Relational continuity of care (COC)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concept related to improving healthcare quality, reducing medical costs and increas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primary care. While community pharmacy (CP) has a considerable role in primary care, there are few reports dedicated to the role of relational COC in CP.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existing evidence of relational COC in CP and its effect on patients. PubMed, Embase, CINAHL, Cochrane Library CENTRAL and Google Scholar were used to search for relevant studies from the date of database inception through to January 2021, which were appraised according to eligibility criteria. There were no limitations on the primary outcome or language. Case reports and studies without control groups were excluded. The 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the studies. Database searches identified 13 records. Relational COC measures in the included studies were grouped in three kinds; pharmacy-visiting pattern, Continuity of Care Index and loyalty. The assessed outcomes were medication adherence behaviour (e.g., the proportion of days covered, medication possession ratio), adverse drug reactions, 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drug prescribing and clinical outcomes. The odds of patients adhering to their medication regimen were about 1.1~2.5 times higher among those who consistently visited a single pharmacy compared to patients visiting multiple pharmacies. Additionally, the care provision with a high level of relational continuity could lower inappropriate drug use by 21~32 per cent and the use of other costly services by 12~29 per cent.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 high degree of relational COC in CP could improve safe use of medications among patients. Futu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employ more rigorous methods to reduce heterogeneity and to measure effects on clinic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