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1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485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40篇
综合类   1130篇
预防医学   308篇
眼科学   963篇
药学   645篇
  19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总结应用绕乳头基底部乳晕切口行假体隆乳术的临床体会。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对106例求美者应用绕乳头基底部乳晕切口行假体隆乳手术,并对手术方法及术后1~18个月的随访进行了总结。结果绕乳头基底部乳晕切口易于假体置入,手术操作灵活方便;术后乳晕部的剥离范围内感觉障碍较轻微,乳头感觉良好,切口瘢痕较隐蔽。结论绕乳头基底部乳晕切口的假体隆乳术较传统乳晕缘切口有较多的优点,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26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经验。方法 对2002-2004年连续收治的2260例胆囊、胆道系统疾病实施微小切口手术的临床观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260例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无一例因手术原因死亡;术后无残留小胆囊;无胆汁漏及腹腔脓肿,亦无伤口全层裂开及切口疝形成。结论 该术式损伤小、局部显露清楚、不易发生副损伤,可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特殊情况下可随时改变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永磁速愈贴对切13的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疤痕粘连与普通敷料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住院行妇产科手术100例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手术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永磁速愈贴切13愈合佳者84.0%,良好者13.0%,愈合差为3.0%,而普通敷料为28.0%、60.0%和12.0%,p〈0.01(x^2=63.660)。结论永磁速愈贴切口具有透气、保湿、促进伤口愈合、消肿、止痒,防止疤痕形成等作用。而普通敷料透气性差,保湿性差,术后切口有红肿、缝线反应、切口愈合时间长及切口局部愈合后有痛痒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年-2003年收治的30例腹壁会阴切口内异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中,腹壁内异症患者22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EP切口内异症8例。均有典型周期性腹痛,肿块,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未有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结合B超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腹部切口5-8cm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8例,与同期大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切口疤痕小的优点,虽不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疼痛轻、恢复快,但并症比LC少,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在术者的经验和技术较成熟的情况下,不昔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采用一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305例,全瓿期治愈,无发生肛瘘及并发症者。作者认为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内口及原发灶,良好通畅的切口引流以及合理的术后处理,对提高疗效,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The reverse U incision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for the correction of the unilateral cleft lip nose deformity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It has some columella lengthening effect and thus has proved to be useful for the correction of nasal deformities of bilateral cleft lip. To augment its columella lengthening effect a columella relaxation incision is added to the bilateral reverse U incision for the correction of the bilateral cleft lip nose deformity. This results in a reconstructed columella of satisfactory length and width.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寻找一种有利于粉碎性髌骨骨折术中复位、固定和术后恢复的手术入路。方法 采用膝内侧改良切口结合NT-聚髌器(NT-pc)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38例,其中碎骨块呈3块者18例、4块者13例、5块者5例、6块者2例。结果 38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6个月,除1例因二次手术病程较长、1例术后缺乏锻炼致膝关节功能稍受影响外,其他患者膝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切口愈合好,按李纯志等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4.7%。结论 膝内侧改良切口具有充分显露髌骨、切口短、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术中手指对骨块抚平复位和对关节面复位质量的检查及术后功能恢复;NT-pc符合张力带原理,对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的骨折面具有持续的纵向及横向的应力作用,有复位及固定的双重作用。对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采用内侧改良切口及NT-pc固定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OBJECTIVE: Since we developed the procedure in 1996, we have now performed 100 pediatric open heart operations using a lower midline skin incision and a minimal sternotomy approach. METHODS AND RESULTS: To elucidate the benefits of this approach, we analyzed these 100 cases retrospectively. There was no death, and no major complication, caused by this approach, and the resulting scarring in each patient is difficult to be seen under a common undershirt. CONCLUSION: This review shows that the technique of a lower midline skin incision and minimal sternotomy approach is a safe reliable and cosmetically advantageous method for a pediatric cardiac operation.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为提高额颞部除皱术的效果 ,延长有效时间 ,从理论与实际观察探讨额颞部老年化改变形成的原因 ,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术式进行矫正。方法 肿胀麻醉下 ,通过颞部发际缘切口入路 ,在颞深筋膜浅面剥离 ,内达颞肌前缘及眶外缘 ,下达颧弓上缘 ,后达耳屏前线。额部切口入路在帽状腱膜下剥离 ,下达眶上缘外至颞线后至枕外隆突。口腔内上颊龈沟入路在颧骨及颧弓骨膜下剥离。上述各剥离区域相互贯通 ,最后将颞区皮瓣上提 ,并将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缝合固定。结果 本组共 32例 ,术后眉外侧平均上提 8mm ,鼻唇沟变浅 ,获随访的 7例为术后 3~2 4个月 ,除皱效果满意。结论 本术式旨在通过广泛剥离解除了额颞部皮肤筋膜上提的羁绊 ,同时减少上面部降肌的作用 ,相对增强提肌的作用 ,再辅以筋膜及皮肤上提固定达到除皱的目的 ,效果确实、可靠、安全、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