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80篇
  免费   6268篇
  国内免费   2309篇
耳鼻咽喉   128篇
儿科学   553篇
妇产科学   222篇
基础医学   2449篇
口腔科学   384篇
临床医学   5201篇
内科学   6813篇
皮肤病学   1044篇
神经病学   2023篇
特种医学   6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729篇
综合类   7909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3573篇
眼科学   638篇
药学   29099篇
  26篇
中国医学   2914篇
肿瘤学   3632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954篇
  2022年   1214篇
  2021年   2129篇
  2020年   2186篇
  2019年   2207篇
  2018年   2248篇
  2017年   2522篇
  2016年   2344篇
  2015年   2350篇
  2014年   4002篇
  2013年   6745篇
  2012年   4100篇
  2011年   4189篇
  2010年   3362篇
  2009年   2976篇
  2008年   2794篇
  2007年   2832篇
  2006年   2549篇
  2005年   2297篇
  2004年   1954篇
  2003年   1784篇
  2002年   1360篇
  2001年   1310篇
  2000年   1010篇
  1999年   860篇
  1998年   765篇
  1997年   716篇
  1996年   583篇
  1995年   545篇
  1994年   466篇
  1993年   394篇
  1992年   451篇
  1991年   377篇
  1990年   300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243篇
  1987年   236篇
  1986年   182篇
  1985年   195篇
  1984年   160篇
  1983年   122篇
  1982年   105篇
  1981年   85篇
  1980年   56篇
  1979年   57篇
  1978年   67篇
  1977年   46篇
  1976年   47篇
  1975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α4β1整合素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的最早环节中起关键作用,阻断α4整合素可防止自身免疫细胞通过与中枢神经的微血管粘附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减轻炎症性脱髓鞘反应。那他珠单抗是针对整合素的α4亚单位的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表明主要通过抑制粘附过程而防止出现新病灶,对已有病灶也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92.
微针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针以微机电系统(m 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技术为基础,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主要介绍微针的制备方法,插入皮肤的机制,微针给药的特点以及微针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微针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由于微针给药可以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作用和肝脏的首过效应等口服给药的缺点,并可消除注射给药时引起的疼痛,随着其发展不断完善,微针给药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硫酸头孢噻利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合成硫酸头孢噻利.方法:以3-氯甲基-7-叔丁氧酰基氨基-3-头孢烯-4-二苯甲基羧酸酯为起始原料,与5-甲酰氨基-1-(2-甲酰氧乙基)吡唑化合,然后经过三氟乙酸、浓盐酸等步骤去保护基,得到7-氨基-3-[3-氨基-2-(2-羟乙基)-1-吡唑甲基]-3-头孢烯-4-羧酸盐酸盐,经提纯后与氨噻肟酸苯并三唑酯反应得到硫酸头孢噻利.结果:采用水作溶剂,改进了提纯工艺,总收率为18.8%.结论:本法简化了操作工艺,使成本下降,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94.
2001-2004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静  李荔  张成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4):497-499
目的:了解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药库微机系统提供的2001-2004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吗啡制剂呈增长趋势,哌替啶制剂呈减少趋势,符合癌症三阶梯治疗指导原则.芬太尼针剂主要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用药结构渐趋合理,临床医师在癌痛治疗中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95.
胃肠道生物黏附给药系统(GBDDS)是指利用聚合物与胃、肠黏膜黏液层/上层细胞表面之间的生物黏附,延长药物制剂在胃肠道停留时间或特定部位作用时间的给药系统,在缓控释给药系统中占重要地位.现对胃肠道生物黏附作用的机制、影响因素、生物黏附材料的种类和生物黏附制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开发新型口服给药系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三维打印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检索分析现有各类文献资料,并进行综合、整理与归纳,系统地介绍三维打印技术及其在缓控释给药装置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由于三维打印技术的实用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在药剂学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2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对湖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2004年8-12月205例ADR报告就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ADR类型和程度、药品分类、累及器官及严重ADR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ADR涉及112个药品品种.抗感染药引起的ADR 115例,占56.10%;严重ADR 26例,死亡2例;ADR引起皮肤损害较多,共111例,占46.64%.结论:应继续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8.
抗生素活性时程的评估指标:靶组织游离药物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评价抗生素临床疗效的常用参数包括:最低抑菌浓度(MIC)、抗生素后效应(PAE)以及一些基于MIC的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如t>MIC,cmax/MIC,AUC/MIC等。但由于抗生素的蛋白质结合率不同、组织分布不均匀和各种屏障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参数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靶组织游离药物浓度是一个重要的药动学/药效学模型参数,能够更好地说明抗生素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研究靶点药物分布的方法有很多,其常用方法是利用皮肤水疱研究、成像技术和透析技术测定抗生素在靶组织的分布浓度。总之,新技术的介入提供了更多的靶点药物分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白念珠菌耐氟康唑模型,研究白念珠菌耐药前后相关生物学特性变化。方法:体外用氟康唑诱导敏感白念珠菌SC5314和y01.09成为耐药子代SC5314R和y01.09R,利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和小鼠体内实验确定耐药表型,通过生长动力学、菌丝和生物膜形成实验观察生物学特性变化。结果:氟康唑对耐药子代SC5314R和y01.09R的MIC80分别为>128μg/mL,64μg/mL。无药培养35代后,MIC80分别为>128μg/mL,16μg/mL。有/无氟康唑环境下,敏感母本和耐药子代倍增时间无显著差异。氟康唑作用下,SC5314和y01.09菌丝形成受到抑制,SC5314R和y01.09R仍有菌丝形成;SC5314R和y01.09R可以形成牢固生物膜,SC5314和y01.09形成松散生物膜。结论:本实验成功诱导对氟康唑产生高度耐药的白念珠菌菌株,其耐药性通过体内外实验获得证实。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我院骨科试行"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骨科2004年7月60例,2003年7月66例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度、联合用药、使用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7月60例围手术期病例中,单一用药28例(46.7%),二联用药24例(40.0%),三联及以上用药无,未用抗菌药物8例(13.3%);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3例(38.3%),基本合理32例(53.3%),人均药品费用为1 869.20元。2003年7月66例围手术期病例中,单一用药24例(36.4%),二联用药36例(54.5%),三联用药4例(6.1%),三联以上用药无,未用抗菌药物2例(3.0%);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1例(16.7%),基本合理29例(43.9%),人均药品费用为2218.50元。结论: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可显著提高临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