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 设计具有应力中断结构的单侧游离端附着体义齿,研究其在功能载荷下的应力传导方式.方法 选择1例个别正常殆的志愿者,制取其石膏模型并模拟右侧下颌游离端缺失,完成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义齿的设计和制作.对同一志愿者进行下颌骨牙科锥形束CT扫描,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义齿进行激光扫描,在计算机中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咬合状态,分析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义齿的应力传导方式.结果 设计并制作了具有应力中断结构的单侧游离端附着体义齿,构建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垂直和侧向载荷下,义齿基托区应力由近中连接体传递至基牙后,沿基牙长轴方向传导,基牙应力分布均匀.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义齿在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时可以有效改变义齿基托传递至基牙的应力方向,实现应力中断效应.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对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后不同时期的咬合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为临床精准调牙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种植术后待修复患者26例,CAD/CAM联袂Tosoh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应用TeeTester测定患者修复当日,修复后1、3、6、12个月的最大咬合力、牙合力中心点(COF)及左右侧牙合力百分比差值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种植义齿修复后的最大咬合力和左右侧牙合力百分比差值和修复前[(76.73±17.67)kg,(22.72±4.2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修复后6个月[(120.38±29.66)kg,(2.60±1.76)%]、12个月[(125.27±28.13)kg,(2.00±1.16)%]和修复当日[(98.40±25.63)kg,(4.56±2.49)%]、修复后1个月[(100.09±26.66)kg,(4.60±2.3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修复后12个月的最大咬合力和左右侧牙合力百分比差值和修复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3个月的左右侧牙合力百分比差值低于修复当日和修复后1个月(P<0.05)。种植义齿修复前COF偏向未缺牙的一侧,修复后位于中心灰色椭圆区内。结论 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后通过渐进性的骨受载,6个月后达到稳定。Teetester的咬合力分析数据能够客观、准确地显示咬合接触状态,精确指导临床调牙合,为保证种植修复体的长期稳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单端固定桥修复下颌游离缺失光弹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单端固定桥修复下颌游离缺失的基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光弹模型.方法:根据相似性原理用不同材料制成D区7、8缺失及4、5、6为基牙的牙齿、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光弹模型.结果:制做的下颌D区4、5、6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光弹模型呈淡黄色,表面光洁,质地均匀,透明度高.牙周膜厚度为0.251~0.297 mm,光弹模型各材料间的弹性模量比值为1.35∶1∶0.00030.结论:该方法制得的牙周膜厚度符合其生理厚度要求,各材料间弹性模量完全模拟了实际各组织间的弹性模量关系,可用于单端固定桥修复下颌游离缺失的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24.
大连接体设计对基牙和牙槽黏膜的力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4种人连接体设计形式对基牙及牙槽黏膜的力学影响。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法,检测前腭板、后腭杆、全腭板以及前腭板加后腭杆4种夫连接体义齿在受力时,基牙和牙槽黏膜应力分布及大小。结果:后腭杆设计的义齿使基牙受力最大,前腭板加后腭杆设计对缺牙区牙槽黏膜影响最大。结论:上颌双侧末端游离缺失病例,基牙条件较差行,不宜单独使用后腭杆形式的大连接体;缺牙区牙槽骨、黏膜条件较差者,应避免前腭板加后腭杆形式的大连接体。  相似文献   
25.
卢丽杰  苗磊  邓禹  潘亚萍 《口腔医学》2022,42(8):727-731
随着软硬组织增量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修复适应证越来越广。Ⅳ期牙周炎患者由于失牙数多和软硬组织破坏,在进行种植修复时,需要临床医生全面考量,对软硬组织量充分评估,以实现种植后植体周健康。本文报道1例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上下颌游离端缺失,通过牙周系统治疗、种植修复以及游离龈移植术恢复患者口腔功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