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1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411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54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394篇
内科学   315篇
皮肤病学   107篇
神经病学   309篇
特种医学   155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124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156篇
药学   2062篇
  3篇
中国医学   1369篇
肿瘤学   14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苯那普利对2型实验性糖尿病肾病(DN)肾组织内皮素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中药复方治疗2型DN机理。方法:建立2型链脲菌素DN模型,以中药复方、苯那普利干预。比较Upro,Glu,HbAlC变化,检测(RT-PCR)肾皮质ET-1,ETA-R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肾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对Up-ro,Glu,HbAlC改善作用,中药复方、苯那普利与生理盐水差异有显著性;对Glu,HbAlC改善作用,中药复方与苯那普利差异有显著性;DN模型鼠肾皮质ET-1,ETA-R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经中药复方、苯那普利干预,其表达过高水平下调,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对肾小球系膜、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中药复方优于苯那普利。结论:ET参与DN发病机制;中药复方、苯那普利都能从ET及其受体基因转录水平上影响其表达量;中药复方不仅能减少DN尿白蛋白,而且还能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抑制蛋白非酶糖化,抑制肾小球系膜、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2.
复方替硝唑含漱液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月芬 《医药导报》2003,22(11):809-810
目的:制备复方替硝唑含漱液,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采用最大吸收波长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用双波长等吸收点法测定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恒温加速试验法考察稳定性.结果:替硝唑回归方程为C=-0.039 68+27.491 A,r=0.999 9,醋酸氯己定回归方程为C=0.062 47+50.454 8△A,r=0.999 99,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置65℃(96 h),70℃(72 h),75℃(48 h)恒温水浴中加热,含量无明显下降.结论:复方替硝唑含嗽液制备方法简单,含量测定方法简便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复方双氢青蒿素片中双氢青蒿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主波长为250nm,基线波长1为271nm,基线波长2为301nm。结果:在6~3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2(n=10),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0.66%。结论: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不经分离,能消除甲氧苄啶和磷酸哌喹的干扰,从而直接测定复方制剂中双氢青蒿素的含量,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04.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特征、系统学原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中能实现该复方功用并起主治作用的所有化学成分构成了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系统,复方有效系统中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相互制约性,表现出整体取效的特征,故在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时,必须结合系统学原理,在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的基础上,以功用和主治为判别依据,逐一排除非有效系统成分。  相似文献   
105.
陈军  陈燕华  刁雨辉  李俐 《中国药房》2003,14(6):362-363
目的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间苯二酚洗剂中间苯二酚的含量。方法 :以水为溶剂 ,在273 5nm和266 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并计算差值。结果 :间苯二酚在20 32~60 9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99 59 % ,RSD=0 45% (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 ,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6.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 :了解复方甘草酸苷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SARS患者 (其中37例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方甘草酸苷可改善SARS患者干咳、胸闷、气短等症状 ,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复方甘草酸苷组激素最大剂量小于对照组 ,抗体阳性时间、激素减量时间及住院天数也少于对照组 ;两组抗体的滴度差别不大 ;复方甘草酸苷对患者白细胞、血糖及电解质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SARS有一定的疗效 ,而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07.
复方厄贝沙坦片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H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厄贝沙坦片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的HPLC方法。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8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至pH5.0)(40:60),检测波长225nm。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分别在15~135μg/ml(r=0.9999)和1.2~10.8μg/ml(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RSD=0.46%)和100.5%(RSD=0.49%)。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和黄芪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56例)给予氧疗,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丹参黄芪组(5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黄芪。结果:经过治疗,丹参黄芪组显效率为57.6%,总有效率为98.3%,常规治疗组则显效率为33.9%,总有效率为89.3%(P<0.05)。结论:复方丹参和黄芪联合治疗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血液微循环障碍,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阐述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 H 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方法利用分子力场MM 2法计算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空间优势构象 ,分析MM 2法与X 射线单晶衍射法的异同 ,根据分析结果寻找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 H 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结果阐明了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 H 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结论采用MM2法计算alnusdiol的空间构象 ,其C1/C2 C1′/C2′与C1/C6 C1′/C6′的两面角的角度与X 射线单晶衍射的结果基本一致 ,提示用MM 2法计算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空间构象是可行的。在某些二苯醚型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中 ,由于醚键的存在 ,使得该类化合物的两个苯环形成的两面角接近于 90° ,碳链上的某些氢可能处于一苯环的正屏蔽区 ,处于苯环正屏蔽区的氢将向高场位移 ,其位移幅度与该氢与苯环中心距离及该氢与苯环中心、苯环平面所形成的二面角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复方毛冬青注射液分别与 0 9%氯化钠注射液、10 %葡萄糖注射液和小儿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种输液配伍时的不溶性微粒及其pH值变化。方法 不同剂量 ( 4、6、8和 10ml)的复方毛冬青注射液分别与 10 0ml上述输液配伍 ,混合液的不溶性微粒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 ,以及其 pH值利用pH/离子计仪测定。 结果 不同剂量复方毛冬青注射液与各输液混合其 4个通道 (≥ 2 5 μm、≥ 10 μm、≥ 5 μm、≥ 2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显著性增多 (P <0 .0 1) ,且其pH也有明显变化。 结论 复方毛冬青注射液与 3种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不符合中国药典及英国药典的质量标准 ,应引起重视。建议在临床应用时可在其一次性输液器加装有效的终端滤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