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58篇
  免费   9351篇
  国内免费   2097篇
耳鼻咽喉   348篇
儿科学   1234篇
妇产科学   773篇
基础医学   3540篇
口腔科学   2823篇
临床医学   11617篇
内科学   7004篇
皮肤病学   908篇
神经病学   3177篇
特种医学   13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092篇
综合类   12866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27篇
预防医学   10415篇
眼科学   899篇
药学   9713篇
  553篇
中国医学   7383篇
肿瘤学   3481篇
  2024年   259篇
  2023年   1673篇
  2022年   2264篇
  2021年   4200篇
  2020年   4713篇
  2019年   3418篇
  2018年   3166篇
  2017年   3651篇
  2016年   3664篇
  2015年   3222篇
  2014年   5649篇
  2013年   6153篇
  2012年   5009篇
  2011年   5077篇
  2010年   3908篇
  2009年   3500篇
  2008年   3307篇
  2007年   3348篇
  2006年   2885篇
  2005年   2363篇
  2004年   2020篇
  2003年   1773篇
  2002年   1389篇
  2001年   1156篇
  2000年   923篇
  1999年   772篇
  1998年   646篇
  1997年   559篇
  1996年   487篇
  1995年   375篇
  1994年   382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120篇
  1985年   138篇
  1984年   109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20篇
  1975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21.
22.
23.
目的:探究翁连解毒汤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浊毒内蕴型UC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翁连解毒汤,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T细胞、NK细胞、炎性反应因子、凝血功能、生命质量变化,完成治疗后总结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NK细胞、T淋巴细胞组成、CR、TNF-α、IL-1 β、ESR、内毒素、IL-10、FIB、PLT、APTT改善方面的效果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生命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和组织病理学疗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翁连解毒汤能抑制浊毒内蕴型UC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4.
利用空间频域成像技术搭建的成像系统检测多种皮肤病组织的光学参数和生理参数信息,并对比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皮肤病与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病变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在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将为临床医生对皮肤病诊治提供一种新颖、可靠、科学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8年6月选取本校2016级针推专升本学生68名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4名,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讲授法,对比2组学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实施教学后,观察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学生明显提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在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技巧、增强合作能力、创新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普遍较高(P<0.05)。结论采取PBL法实施中医急诊学教学有助于提升临床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临床带教中采用情景模拟、案例讨论联合教学法效果。方法在本院实习的若干名护生中,选取124名护生分按照教学方法分组,对照组62名实施传统急诊护理带教,观察组62名实施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对比临床带教效果。结果两组实践与理论成绩相比,观察组成绩更高(P<0.05)。思维、急救及应激能力自我评价相比,观察组的总提高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案例分析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后,问卷调查中观察组无护生不赞同此模式,非常赞同此教学模式的护生占总人数的90%以上。结论实施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模式后,护生急诊护理实践与理论水平均提升,护生我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小儿日间手术模式和专科住院手术模式的卫生经济学进行评价,为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优选和决策提供参照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所有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日间手术患儿324例(日间组),专科住院手术患儿65例(专科组)。比较两种手术模式下的患儿一般资料、治疗指标、容错情况、术后需要留院处理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院内的感染等卫生效果指标;比较两种模式的HCAHPS优化星表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卫生经济学指标。统计分析两种模式的成本-效果:治疗效果权重W、治疗效果指数(EI)、成本-效果比(CER)。结果日间外科组和专科组在性别、区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专科组年龄分布更广。日间组与专科组占用床位时间分别为(23.17±0.49)h和(112.06±19.7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医疗费用分别为(3372±430)元和(6063±2104)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麻醉分级ASA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与专科组治疗EI分别为0.98和1.02,CER分别为3305和6184,日间组经济学效益较大。结论日间手术的成本-效果优于专科住院手术模式,患儿满意度和术后复发率与专科住院模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荐符合日间手术指征的患儿采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29.
《Value in health》2020,23(8):1027-1033
ObjectivesIn many countries, future unrelated medical costs occurring during life-years gained are excluded from economic evaluation, and benefits of unrelated medical care are implicitly included, leading to life-extending interventions being disproportionately favored over quality of life-improving intervention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tandardized framework for the inclusion of future unrelated medical costs and demonstrates how this framework can be applied in England and Wales.MethodsData sources are combined to construct estimates of per-capita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pending by age, sex, and time to death, and a framework is developed for adjusting these estimates for costs of related diseases. Using survival curves from 3 empirical examples illustrates how our estimates for unrelated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pending can be used to include unrelated medical costs in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and the impact depending on age, life-years gained, and baseline costs of the target group.ResultsOur results show that including future unrelated medical costs is feasible and standardizable. Empirical examples show that this inclusion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ICER of between 7% and 13%.Conclusions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methodology debate over unrelated costs and how to systematically include them in economic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both important and possible to include future unrelated medical costs.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