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47篇
  免费   2392篇
  国内免费   643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2233篇
基础医学   1851篇
口腔科学   322篇
临床医学   1973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771篇
特种医学   5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2111篇
综合类   3830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109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892篇
  22篇
中国医学   1080篇
肿瘤学   376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788篇
  2020年   729篇
  2019年   579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933篇
  2015年   893篇
  2014年   1597篇
  2013年   1319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409篇
  2010年   1142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906篇
  2007年   980篇
  2006年   892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31例颈性眩晕患者36个突出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观察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结果28例术后眩晕立即消除(90%),明显改善者2例(7%),无效者1例(3%),无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导致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激惹交感神经诱发椎动脉痉挛。钩突关节肥大并非是主要致病因素。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使椎间盘内压骤然降低,加之局部直接热疗,从而可消除椎动脉痉挛,对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2.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评估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时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6例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于清醒状态及X线透视机监视下先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X线片和MRI/CT检查及ASIA神经功能评级。持续闭合牵引复位时行动态ASIA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损伤至开始牵引复位的间隔平均为31 h(6~52 h)。复位成功后维持颅骨牵引并择期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9例患者于复位成功后再次行MR I扫描。[结果]治疗前MRI显示分别有8例和5例患者存在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和损坏;ASIA神经功能评级分别为:C级7例,D级5例,E级4例。16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且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复位成功后再次MRI扫描显示:6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中有2例接近自动回纳,4例仍维持原样;3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损坏中有2例维持原样,另1例转变为椎间盘突出。平均牵引重量为19 kg(10~32kg),平均牵引时间为53 min(30~135 min)。[结论]当患者处于清醒及检体合作的状态下通过动态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择期根据全身及局部状况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151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单针灸对照组,治疗前后采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量化评估,并对该量表在本次中医临床中的效度及信度进行初步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该量表也有可以接受的准则效度(r在0.8-0.9之间,p<0.01)和再测信度(r在0.6-0.9之间,p<0.01)。结论针灸推拿结合治疗CSA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CSA中医临床中具有可信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 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 1998年12月~2000年3月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有蒂黏膜下肌瘤脱出至宫颈管外、宫腔内粗蒂黏膜下肌瘤、宫腔内细蒂黏膜下肌瘤及宫腔内壁间内突肌瘤分别用不同方法切除,分析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并发症预防、术后妊娠等情况. 结果切除黏膜下肌瘤89个,肌瘤直径0.8~5.0 cm,(3.2±0.6)cm.手术时间5~85 min,(26.8±14.2)min.7例(2例Ⅰ型、5例Ⅱ型)因肌瘤较大,电切时间较长,出血80~200 ml,(120±10)ml;余61例出血5~50 ml, (30±5)ml.1例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经强心、利尿及补钠等治疗后痊愈.12例要求生育者5例妊娠,术后妊娠时间15~55个月,(23±2)月.TCRM总满意率(很满意 满意)97.1%(66/68). 结论 TCRM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金标准术式,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加强术中监护,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合并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5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合并颈椎病的ALS患者与未合并颈椎病的ALS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合并颈椎病的ALS患者与未合并颈椎病的ALS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比例与临床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S可以并合颈椎病,颈椎病对ALS的发病年龄、临床特点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48.
Currently, 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 for idiopathic cervical dystonia (ICD) is injection of botulinum toxin (BTX) into the affected muscles, whereas rehabilitative approaches have given disappointing results. We evaluated whether the association of an ad hoc rehabilitative program ma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TX treatment in a single-center, cross-over, controlled study. Forty patients with IC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1) BTX type A (BTX-A) plus a specific program of physical therapy (BTX-PT) or (2) BTX-A alone (BTX-0). Patients in the BTX-PT group showed a longer duration of the clinical benefit (118.8 vs. 99.1 days) and needed a lower dose of BTX at reinjection (284.5 vs. 325.5 units). In addition, they showed more marked reductions in their disabilit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9.7 vs. -4.85 points) and subjective pain (-13.35 vs. 6.95 points) scores. Association of BTX-A therapy with a specific program of physical therapy may improve ICD treatment outcome.  相似文献   
49.
付秀虹 《中原医刊》2003,30(11):5-6
目的:探讨改进的微波辐射器探头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微波辐射器探头由双直线形、双针形、单针形等点线状改进成为“单舌形”和“双舌形”两种弧形平面探头,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分析1999-2002年450例宫颈糜烂治疗资料,其中300例经微波治疗(A组),150例经C02—激光治疗(B组),随访1—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05),总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25)。两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比较:术中宫颈创面出血A组明显低于B组(P<0.005),术中腹痛、脱痂期出血量、术后局部感染率方面两组相似。结论:所改进的微波辐射器探头治疗宫颈糜烂治愈率高,操作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医患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A级5例,B级3例;损伤节段:C4~53例,C5~63例,C6~72例。8例于受伤后3~7d行骨折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3例于术前,5例于术后3~7d发生低钠血症,所有患者低钠血症发生后第2~10d确诊SIADH,根据血钠水平,采用控制每日水量、补钠进行治疗。结果7例经10~21d治愈,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尿钠均正常;1例C4骨折、FrankelA级者,因截瘫平面上升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于普通低钠血症,早期正确的诊治能降低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严格控制入液量及补钠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