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氮酮对双氯灭痛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透皮吸收模型观察了氮酮浓度对双氯灭痛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搽剂中氮酮浓度为1%是其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适宜浓度,氮酮对软膏中双氯灭痛的透皮吸收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反相HPLC测定苯巴比妥血药浓度,用抛物线拟合法建立了栓剂中月桂氮(艹卓)酮(1)为不同浓度时苯巴比妥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数学模型,用此模型求得了1促进苯巴比妥栓剂直肠吸收的最佳浓度为3.1%。实验证明,3%1可使直肠24h内对苯巴比妥的吸收作用增加到238%,有明显的促进。  相似文献   
103.
以氮杂环庚—2—酮和1—溴十二烷为原料合成氮酮,用氢氧化钾为反应缩合剂,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原料易得,操作安全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率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氮酮(AZONE)促进脂质体介导质粒DNA转染兔角膜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做报告基因,配制不同转染液,脂质体联合pEGFP-N1、氮酮联合脂质体及pEGFP-N1、氮酮联合pEGFP-N1、单纯pEGFP-N1、单纯脂质体、单纯氮酮,分别处理兔角膜内皮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EGFPmRNA表达情况。采用MTT法研究不同转染液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单纯氮酮、单纯脂质体及对照组处理的细胞不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氮酮联合脂质体及pEGFP2N1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为42.6%,脂质体联合pEGFP2N1组的转染效率为22.4%,氮酮联合PEGFP-N1组的转染效率为7.2%,单组质粒组的转染效率为1%。氮酮加脂质体加PEGFP-N1组转染效率高于其他转染组(P<0.01)。各组转染液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无影响。结论氮酮可促进脂质体介导质粒DNA转染兔角膜内皮细胞,在有效的转染浓度下对细胞无明显毒性,有望成为促进角膜内皮细胞基因转染的新型试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考察凝胶剂作为酮咯酸氨丁三醇透皮给药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卡波姆940药物凝胶,采用Franz扩散池用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以HPLC法测定渗透介质中药物含量并求算累积渗透量及稳态透皮速率。结果:以1.0%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以硼砂溶液调节凝胶的pHN6.0时所制备的凝胶为最佳凝胶基质。3%的月桂氮革酮及5%的丙二醇均可以显著提高凝胶中药物的经皮渗透,且两者联用存在协同作用。结论:本实验的凝胶基质可为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几种促透剂联合使用对药物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在离体透皮吸收装置上,采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氮酮、薄荷醇、冰片联用对双氯芬酸钠在离体裸小鼠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以累积透过量、渗透速率和滞后时间为药效指标,运用Topsis法评价促透效果。结果:对双氯芬钠的促透作用,氮酮2%、薄荷醇2%、冰片1%联用促透效果最好,其中以氮酮的促透作用最为明显。结论:三种促透剂的联合使用能有效促进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Topsis法可客观、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并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07.
几种促进剂对双氯芬酸钠离子导入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卉  吴超  邱利焱  金一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2):921-923
 目的考察3种促进剂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双氯芬酸钠凝胶体外经皮离子导入渗透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甲基纤维素为基质,制备了分别含有月桂氮酮、肉豆蔻酸异丙酯和油酸的双氯芬酸钠经皮离子导入凝胶,采用改良Franz纵向释放池,以人体皮肤为透皮屏障,进行药物凝胶的离子导入经皮试验。结果3种促进剂均有促进效果,其中肉豆蔻酸异丙酯渗透速率不高,渗透效果不理想;含有不同浓度月桂氮酮的凝胶具有一定渗透速率;含油酸的凝胶的渗透速率较高。结论其中以3%油酸的促进效果最好,在0.2 mA的电流下,渗透速率达到(29.34±0.65)μg·cm-2·h-1。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醋氯芬酸溶液经离体鼠皮的透过特性,寻找能有效增加醋氯芬酸渗透的促渗剂,用以开发醋氯芬酸经皮给药传递系统。方法测定醋氯芬酸在pH 2.5、3.6、5.0、6.8、7.4 PBS缓冲液中的饱和溶解度;采用水平扩散装置进行醋氯芬酸在pH 2.5、3.6、5.0、6.8、7.4条件下及在乙醇、丙二醇、卡必醇、桉叶油醇、松节油、油酸、氮酮等促渗剂作用下的经皮渗透实验;用HPLC法分析样品。结果随着pH值的增加,醋氯芬酸的溶解度增加,经皮渗透量也呈上升趋势;氮酮、油酸和松节油均可显著增加醋氯芬酸的经皮渗透,促渗顺序为氮酮>油酸>松节油,且主要通过增加表皮基质间的分配系数实现促渗效果。结论醋氯芬酸具有一定的经皮透过性,宜制成经皮给药剂型;油酸、油溶性氮酮可作为其有效的渗透促进剂。  相似文献   
109.
均匀设计法筛选蟾酥贴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蟾酥贴剂的复合型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应用均匀设计法从氮酮、丙二醇、油酸中选择蟾酥贴剂的最佳吸收促进剂及其最佳配比。结果氮酮、丙二醇、油酸的质量分数配比为6%∶10%∶0%时,蟾酥贴片中的蟾酥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结论氮酮丙二醇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促进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昆明山海棠搽剂体外透皮吸收方法并研究制剂中月桂氮花卓酮的最佳用量。方法:以HPLC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以下简称甲素)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0.3265X 0.0266(r=0.9986,n=5)。日内RSD为0.5%(n=5);日间RSD为1.2%(n=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2~98)%,RSD≤1.4%(n=5)。月桂氮花卓酮的最佳用量为2.0%,稳态透皮速率J=0.46μg·cm-1·h-1。结论:HPLC法简单易行,可用于甲素含量测定和透皮吸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