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2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121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280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514篇
内科学   957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469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692篇
综合类   37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55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323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2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马钱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黄喜茹  曹冬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62-64,F003
回顾和分析近年来研究马钱子及其制剂的文献,总结归纳了马钱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药安全性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62.
毛脉酸模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月  左月明  康毅华  崔红花  李瑞明 《中草药》2005,36(12):1875-1879
目的制定毛脉酸模药材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药学研究,浸出物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水分测定法,薄层色谱法及HPLC色谱法。结果对毛脉酸模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14个不同产地毛脉酸模的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分进行了测定;同时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和HPLC色谱的定量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毛脉酸模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3.
陶君  黄怀鹏 《天津中医药》2005,22(4):318-319
【目的】建立栀芩清热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CL法对方中栀子、甘草、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2675~1.07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0.4%。【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基于伪F统计量的最佳聚类分析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预先选择类的数目作为先验值.并有效地应用于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应用FCM模糊聚类法(Fuzzy Clustering Method)进行聚类,然后应用PFS(Pseudo F-statistics)统计量作为一个判别函数来确定最佳类数目.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院2002年度各科室医疗质量综合评价,得到了一种合理的综合评价结果.结论该方法基于没有聚类数据的任何先验知识和组成成分信息的前提下,考虑如何确定数据的分类结构.根据应用的情况,发现该方法是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5.
计算机信息管理在国家实验室认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 ,开展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成为卫生检测实验室与国际接轨的手段。在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建国家认可实验室工作期间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合同评审、样品管理、检测流程管理、检测报告管理等各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质量体系的运转建立起了符合ISO/IEC 170 2 5 :1999要求的平台 ,保证了质量体系规范运行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6.
Silica-containing dust and silicosis have been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th numerousresearches worldwide[1 ,2], especially in China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con-cerning the criteria of the period and content ofmedical examination of health surveillance for dust-exposed workers[3]. Since 1986 an epidemiologicalstudy onthe relation of silica dust exposure ,silico-sis and lung cancer was jointly made by TongjiMedical College , U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ndthe US …  相似文献   
67.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方法以履行公共职能为原则,以工作效率提高为前提,通过对现有人力配置的调整获得人力配置标准。结果按未来3~5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3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0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3人,全国需要配置140016人;按未来10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8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1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8人,全国需要配置159086人。结论无论是何种人力配置标准,都意味着现有人力配置数量的大幅度削减,精简人力、提高素质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不同诊断标准对社区自然人群糖代谢类型分布的影响。方法抽取200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自然人群糖尿病调查数据库中40岁以上人群1716例,分别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 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划分人群糖代谢类型。结果 4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 10.4%。与WHO标准相比,ADA标准所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病率升高8.9%(从21.3%至30.2%),而正常葡萄糖耐量下降8.9%(从68.3%至59.4%)。ADA标准新确定的空腹葡萄糖受损与正常葡萄糖耐量比较,其体重指数(40~49岁)和腰臀比(50~59岁)明显增加,而与WHO标准确定的空腹葡萄糖受损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40岁以上社区自然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较高,不同诊断标准对糖代谢类型比例有明显的影响,ADA新的诊断标准比WHO标准更有利于早期发现高危糖尿病人群。  相似文献   
69.
St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the worldwide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the past few years. A series of guidelines on the design, conduct, and data analysis of stability studies of pharmaceutical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ICH); however, the statistical discussion on study design is limited. In this paper, stability designs including full, bracketing, and matrixing designs will be exemplified. The statistical aspects of these stability designs will b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recent ICH guidelines. The statistical and regulatory considerations on the selection of stability design will also be presented. The stability study should be well designed so the shelf life of the drug product can be estimated with a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and precision. Several commonly used criteria for design comparison will be presented. Finally,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problems of an overreduced design from the statistical and regulatory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70.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change in spinal curvature and posture of Idiopathic Scoliosis patients when a curve specific ‘Corrective Movement© Principle’ (CMP) is applied.

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a group of 639 patients (92.3% females) having idiopathic scoliosis treated with the SpineCor brace. All girls were premenarchal or less than 1 year postmenarchal. Assessment of brace effectiveness followed the SRS outcome criteria for bracing. The clinical, radiological and postural evaluations assisted to define the patient classification, which guided the unique application of the CMP to each type of curvature.

Results. A total of 583 patients met the outcome criteria. Overall, 349 patients have a definitive outcome. Successful treatment was achieved in 259 (74.2%) of the 349 patients from the fitting to the weaning of the brace. Some 51 immature patients (14.6%) required surgical fusion while receiving treatment. Eight mature patients out of 298 (2.7%) required surgery within 2 years of follow-up beyond skeletal maturity.

Conclusion. The SpineCor brace is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Moreover, positive outcomes are maintained after 2 years because 151 (93.2%) of 162 patients stabilized or corrected their end of bracing Cobb angle up to 2 years after brac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