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研究《叶天士医案大全》中治疗胃脘痛医案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叶天士医案大全》中治疗胃脘痛的处方,录入系统平台,并利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处方用药分析。结果:1对筛选出的治疗胃脘痛的105首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有20味;2使用频次≥11次的常用药对有19个(支持度个数设为11),及得到药物关联规则(置信度设为0.6);3熵聚类得到的新核心药物组合14对,以及新处方7个;4以金铃子散进行方剂匹配,检索到包含金铃子散的20首处方的相似度。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总结出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叶氏遣方用药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2.
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的7则医案,探讨叶天士从体质辨治外感病的特色。认为叶天士重视体质因素对于外感病发病的影响,在治疗时权衡外邪的强弱和体质本身的性质立法处方。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双百口服液治疗气阴两虚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24例气阴两虚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2例,对照组152例。两组均采用2HREZ/4HR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双百口服液,疗程为6个月。每月检查痰涂片、肝功能等指标,隔月复查胸部X线片,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1~6个月期间,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阴影明显吸收率及吸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洞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毒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百口服液治疗气阴两虚型初治继发型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4.
从复五脏之液、潜肝阳熄风、复阴液治温病、补肝肾治妇科等方面分析叶天士运用复脉汤的规律。  相似文献   
65.
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气滞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味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片,口服,2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四妙勇安汤加味,水煎服,1剂/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间隔1周,开始第2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率观察组57.50%,对照组40.00%,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观察组分别为[(3.52±0.62),(4.33±0.54),(7.18±1.55),(1.32±0.14)mPa·s,(34.43±5.54)%],对照组分别为[(3.72±0.58),(44.52±0.64),(7.41±1.23),(1.41±0.15)mPa·s,(36.78±5.68)%],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TC,TG,LDL-C,HDL-C观察组分别为(3.62±1.60),(2.32±1.54),(3.15±1.55),(1.92±0.14) mmol· L-1,对照组分别为(4.75±1.58),(3.32±1.64),(4.31±1.23)(1.56±0.15)mmol·L -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味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血液流变性及血脂各项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66.
43例绝经5年之内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服补肾密骨液和单味山药液。在治疗前后进行骨代谢生物化学指标,雌二醇及前臂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给服补肾密骨液5个月后,其尺、桡骨骨矿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治疗组空腹尿钙,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均<0.05);邮编430022血清碱性磷酸酶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均>0.05)。提示:补肾密骨液能够防治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丢失,其机理与其能降低骨的吸收而不影响骨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7.
厚生扶正液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厚生扶正液对免疫及造血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碳粒廓清法、血清溶血素测定法及3种造血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厚生扶正液的药效作用?结果:厚生扶正液显著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血清碳粒廓清速率明显加快,并能使血清溶血素(IgM)水平提高?对失血造成的HB,RBC降低均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对环磷酰胺或60Co照射引起的WBC及血小板减少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顺氨氯铂)引起的呕吐次数?结论:厚生扶正液可增加免疫,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化疗、放疗引起的WBC、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8.
健胎液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鼠血浆、胎盘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孕鼠血浆和胎盘一氧化氮(NO)水平探讨中药“健胎液”治疗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机理,采用被动吸烟法建立IUGR动物模型,应用镀铜镉还原和内标比色法(Greis法),测定IUGR组、IUGR加健胎液组(用药组)孕鼠血浆及胎盘组织中NO的稳定代射终产物亚硝酸基/硝酸基(NO-2/NO-3)含量,并以正常孕鼠作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用药组相比,IUGR组胎鼠平均出生体重显著降低(P<001),IUGR组血浆及胎盘组织中NO-2/NO-3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001),而用药组和正常组相比,胎鼠平均出生体重、血浆及胎盘组织中NO-2/NO-3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与NO的合成和释放显著降低,因而影响胎盘微循环,限制了母儿宫内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69.
益肾排毒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益肾排毒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RF尿毒症患者138例,随机分为2组。益肾排毒液治疗组78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肾排毒液(药物:西洋参、黄芪、丹参、三七、大黄、蒲公英、何首乌、肉桂、牵牛子、草果);西药对照组6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包醛氧淀粉。60天为1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稳定率治疗组为88.5%,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BUN治疗后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Hb、Alb均保持稳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后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保持稳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益肾排毒液对CRF尿毒症早、中期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包醛氧淀粉。  相似文献   
70.
对益肾抗衰口服液进行了初步药理学研究,研究中还与六味地黄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药具有强壮、性激素样作用,并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老年性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