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乏氧干预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D(VEGF-D)表达的影响,以及乏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培养并乏氧干预0、4、16、24h,以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4组HIF-1α、VEGF-A、VEGF-D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4组HIF-1α、VEGF-A、VEGF-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0h相比,4hHIF-1αmRNA转录处于下降水平(P<0.05),16hHIF-1αmRNA转录上升(P<0.05),24h转录达到最高水平(P<0.05)。VEGF-AmRNA和VEGF-DmRNA表达量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5)。HIF-1α、VEGF-A、VEGF-D蛋白表达量随乏氧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5)。结论:胃癌细胞株SGC-7901乏氧环境中,HIF-1α、VEGF-A和VEGF-D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2.
相对于肿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而言,肿瘤中的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是一个长期受到争议和忽视的问题。但近来的实验证明: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表达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VEGF-C和VEGF-D诱导淋巴管生成,并且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道转移。这些发现使得淋巴管生成开始成为研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焦点,并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淋巴道转移的靶点。  相似文献   
53.
VEGF-D及D2-4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VEGF—D及D2-40在胃癌中的半定量表达,探讨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以69例胃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16例正常胃黏膜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分别检测VEGF-D和D2-40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D和D2—40在胃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VEGF—D与D2—40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D与D2-40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D及D2—40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VEGF—D参与D2—40表达的淋巴管生成,二者表达可能与胃癌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33例胃癌MMP-7、MMP-9、VEGF-C、VEGF-D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7、MMP-9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及患者性别无关(P〉0.05)。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及患者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 MMP7、MMP9、VEGF-C、VEGF-D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进展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表达相关性。方法对105例PTC进行VEGF-C和VEGF-D的免疫组化检测,以相应的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对照,原位观察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蛋白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瘤组织VEGF-C和VEGF-D蛋白均高表达,表达率分别达54.3%(57/105)和74.3%(78/105)。(2)PTC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较阴性组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TC中VEGF-C、VEGF-D两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6,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瘤细胞VEGF-C、VEGF-D蛋白高表达在淋巴道转移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诱发因素或彼此之间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D;VEGF-C,VEGF-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57例鼻咽癌组织中VEGF-C及VEGF-D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检测29例足够量同时提取RNA和制作蜡块的鼻咽癌组织中VEGF-C及VEGF—D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免疫组化检测VEGF—C、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59.6%(34/57)、29.8%(17/57),RT—PCR检测VEGF—C、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89.6%(26/29)及65.5%(19/29),VEGF-C的表达与鼻咽癌的分期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N1-N3)、晚期T分期组(T3/T4)以及晚期临床分期组(Ⅲ/Ⅳ)的VEGF-C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NO)、早期T分期组(T1/T2)或者早期临床分期组(Ⅰ/Ⅱ)(Pd0.05),但是不同年龄、性别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VEGF-D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年龄及性别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鼻咽癌中VEGF-C可能对肿瘤的淋巴转移及病情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The aim of this multicenter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 (VEGF-D)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This prospective study consisted of 74 patients with primary PTC and 15 patients with benign thyroid nodules treated from 2008 to 2009. VEGF-D concentration was compared with patient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an serum VEGF-D levels between the PTC and benign thyroid nodule groups. Within the PTC group, serum VEGF-D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es than in patients without metastases (241.92 vs. 213.89 pg/ml, respectively; P = 0.035).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reoperative serum VEGF-D levels were predictive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the patients >45 years. Serum VEGF-D level that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PTC patients might be a useful prognostic indicator.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清中VEGF-D和VEGFR-2浓度的测定均采用ELISA法。结果①小细胞肺癌组、非小细胞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D及VEGFR-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秩和检验得出P〈0.05。②肺癌患者按照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NM分期及胸膜侵犯分组后血清中VEGF-D及VEGFR-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VEGF-D及VEGFR-2水平对研究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本研究探讨姜黄素抑制淋巴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MTT检测MGC803细胞增殖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rstern Blot)检测细胞株中SMYD3(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h factors)-C和VEGF-D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MGC803细胞株中加入SMYD3抑制剂BCI-121后,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和VEGF-D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在稳定低表达SMYD3的细胞株(MGC803-sh-SMYD3)中,发现较MGC80细胞株,MGC803-sh-SMYD3细胞株中VEGF-C和VEGF-D mRNA和蛋白明显降低。MTT检测不同时间节点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MGC803细胞株细胞增殖的差异,发现50 μmol/Lol/L姜黄素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最强;姜黄素能够降低MGC803细胞株VEGF-C和VEGF-D mRNA和蛋白表达。BCI-121联合姜黄素处理MGC803细胞株后,较单独姜黄素处理,MGC803细胞株中VEGF-D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而VEGF-C无明显变化;进一步姜黄素处理MGC803和MGC803-sh-SMYD3细胞株后,同样发现MGC803-sh-SMYD3中VEGF-D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而VEGF-C变化不显著。[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SMYD3通路进而抑制淋巴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