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9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32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119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自主神经损伤及β-受体阻滞剂应用等相关因素影响.方法选择长期透析的患者及同期门诊体检人群80例.分为正常对照组、尿毒症组、常规血液透析组和β-受体阻滞剂组,分别校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并同步监测患者动态血压.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①正常对照组与尿毒症组、常规血液透析组;倍他乐克组与尿毒症组、常规血液透析组间主要HRV指标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或P<0.01);而尿毒症组与常规血液透析组间,HRV指标两两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②尿毒症血压正常组与尿毒症肾性高血压组之间HRV各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尿毒症患者有明显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损害;②常规血液透析不能改善尿毒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损害,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损害,对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③尿毒症肾性高血压可加重尿毒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损害,所以,除了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外,严格控制好血压亦可延缓长期透析尿毒症患者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了解不同透析膜对血液透析患者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8血浆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8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聚砜膜组的IL-8血浆水平及mRNA表达低于铜仿膜组及铜氨膜组,而铜仿膜组及铜氨膜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透析后的IL-8血浆水平及mRNA表达均较透析前升高。铜仿膜组透析前PBMC受LPS刺激后产生的IL-8多于聚砜膜组,血透后聚砜膜组产生的IL-8较透析前升高,而铜仿膜组较透析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再生纤维素膜(尤其是铜仿膜)导致IL-8表达改变的能力强于聚砜膜,测量IL-8表达有助于评价不同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健康人群血清瘦素的关系,并初步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连续血液透析三次后)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于空腹取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瘦素水平,同时检测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水平等.结果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呈明显正相关(P<0.05),且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分别高于男性(P<0.05);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透析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等无相关性,血液透析组的肌酐、尿素氮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尿毒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清瘦素水平与患者营养不良无明显相关关系;血液透析无法对瘦素起到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对细胞因子mRNA表达及其血浆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了正常人(10例)、尿毒症未透析患者(10例)、腹膜透析患者(10例)及血液透析患者(14例)血浆IL-1β、TNFα、IL-6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RNA表达。结果 正常人血浆IL-1β、TNFα、IL-6水平很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未检测到它们的mRNA表达。尿毒症未透析患者血浆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P<0.05)。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PBMC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均较未透析者显著升高(P<0.05),其中血透组显著高于腹膜透析组。结论 尿毒症状态可刺激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及合成释放,透析治疗可不同程度增加细胞因子mRNA表达,腹膜透析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刺激作用低于血透。  相似文献   
75.
一次性使用树脂吸附柱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次性使用树脂吸附柱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HP/HD)联合治疗方法与常规血液透析(HD)方法对比(自身对照)。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肌酐、白蛋白、血细胞及临床症状。结果树脂吸附柱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能显著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单次使用治疗2hMMS平均下降25.0%,最高达44.4%。而普通透析对MMS无多大影响,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同时患者的睡眠、食欲、皮肤瘙痒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其他任何不良事件和副作用。结论作为MMS的清除治疗措施,1次性使用树脂吸附柱临床使用安全、疗效可靠,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6.
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况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心血管事件及存活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78例,以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微炎症标志物,按观察开始时血清超敏CRP水平分为2组:超敏CRP正常组87例,超敏CRP升高组91例。定期监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超敏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脂、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f/V),B超测定心脏左心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前后径(LV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回顾性分析60个月,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和总死亡率的情况。利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CRP与心室结构功能的关系,两组生存曲线及评价微炎症与死亡危险度的关系。结果 存在微炎症的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组心室结构指标LAD、IVST、LVD、LVMI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LVEF低于正常组(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LAD、IVST、LVD、LVIM呈正相关(严0.298,r=0.331,r=0.321,r=0.342,P均〈0.05),而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343,P〈0.01)。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60个月存活率升高组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生存分析显示,血清超敏CRP独立于性别、年龄、维持透析时间、血浆白蛋白、血脂、平均动脉压等因素之外,与死亡危险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微炎症时超敏-CRP持续增高,持续增高的超敏-CRP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判断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并分析导致QT离散度延长的原因。方法:以首次进入透析并进行标准、规则腹膜透析六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8例。于透析前后检测血清钾、镁、钙、磷、肌酐、尿素氮以及血HCO3-,血浆白蛋白等,做心脏彩超检查,测算出左心室重量指数;做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出QT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透析后,患者血清钾、磷、镁、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意义。血钙、HCO3-较前升高,也具有显著意义。左心室重量指数较前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QTd较前延长,无显著意义,QTcd较前延长,有显著差异。对透析前数据进行多元相关分析显示:透析前尿毒症患者QT离散度的增加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血清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透析后患者QT离散度的增加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血清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腹膜透析可能导致QT离散度延长,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与透析使左心室肥厚进一步加重有密切关系,而且本研究还发现透析后尿毒症状态改善的程度对QT离散度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8.
对近几年收住入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86例,对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4例,从出血诱因、临床表现、胃镜、出血前后功能检查分析。结果发现:恶心呕吐、饮食不节、继发感染是诱发出血的主要原因一出血特点为少量、间歇出现,持续时间长而腹部症状轻微。出血后肾功能急骤恶化,与出血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透析中心42例MHD患者(男19例,女23例)和41例健康对照者(男20例,女21例)为对照组.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血清白蛋白(ALB)、血钙(Ca)、血磷(P)、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素(iPTH)、血沉(ESR)、血压、Kt/V等指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测量双侧颈动脉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结构.结果HD患者和对照组CIMT分别是(0.67±0.13)mm和(0.43±0.05)mm,患者的C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01),HD患者和对照组斑块发生率分别是48%和13%,HD患者斑块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IMT和斑块发生率与下列因素相关:分别是年龄(r=0.39,P<0.001),Hct(r=-0.32,P<0.05),血浆CRP(r=0.52,P<0.001),ESR(r=0.46,P<0.01),ALB(r=-0.37,P<0.05).结论尿毒症HD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我们认为尿毒症内环境紊乱也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采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观察尿毒症患者二尖瓣环运动 ,定量分析其左室舒缩功能。方法 :2 0例健康人 ,35例尿毒症患者均行常规脉冲多普勒超声 (PW)及脉冲 DTI检查。采用 PW获得二尖瓣口血流 E、 A及 E/ A;DTI分析二尖瓣环 4个位点的 DTI平均指标 :峰值收缩速度 (VS)、收缩时间速度积分 (TVIS)、舒张早期速度 (VA)、舒张晚期速度 (VE)、 VE/ VA 比值。结果 :尿毒症患者与健康人比较 ,二尖瓣环 4个位点平均 VS、TVIS显著降低 (7.92± 1 .2 9和 9.2 3± 1 .1 8;P<0 .0 5与 1 .2 7± 0 .1 0和 1 .61± 0 .0 3;P<0 .0 5) ,VE、 VE/ VA 亦显著降低 (7.1 6± 4.1 6和 1 0 .69± 2 .1 5;P<0 .0 1与 0 .73± 0 .0 4和 1 .2 4± 0 .0 2 ;P<0 .0 1 ) ;对尿毒症患者 VE/ VA 比值组成分析 ,部分 E/ A>1患者 VE/ VA<1。结论 :脉冲 DTI可定量分析尿毒症患者心脏舒缩功能 ,为尿毒症患者合理治疗措施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