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西藏地区国家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纳入中老年人群共4 99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群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57.8%,以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26.5%。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参考:男性,女OR = 1.497,95%CI:1.33~1.68)、年龄(参考:45~54岁;55~64岁:OR = 1.735,95%CI:1.510~1.993;65岁~:OR = 2.163,95%CI:1.923~2.567))、民族(参考:非藏族,藏族OR = 1.489,95%CI:1.069~2.074)、居住地(参考:城镇,农牧区OR = 1.472,95%CI:1.268~1.708)、是否贫困户(参考:贫困户,非贫困户OR = 0.811,95%CI:0.693~0.949)、婚姻(参考:已婚,未婚OR = 0.932,95%CI:0.727~1.194;丧偶OR = 1.209,95%CI:1.004~1.457;离婚OR = 1.665,95%CI:1.043~2.658)、就业(参考:在业,离退休OR = 1.757,95%CI:1.266~2.438;失业或无业OR = 0.993,95%CI:0.857~1.151)和每周锻炼次数(参考:从不,1~2次OR = 0.813,95%CI:0.688~0.961;3次及以上OR = 0.635,95%CI:0.553~0.73)均是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藏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其中以高血压患病率最高,性别、年龄、居住地区、贫困情况、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和每周锻炼次数均是其影响因素。建议当地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时,针对性地对人群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92.
西藏高原地区世居藏族人群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是我国胃癌高发地区之一,既往调查胃癌死亡率男性为31.57/10万,女性为24.06/10万[1].目前关于西藏地区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较少,数据不完整.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实行碘干预后儿童智力水平。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在西藏自治区抽样调查30个县的30所小学,8~10岁学生尿碘、家中食用盐含碘量和智商,智商测验应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_2)。结果西藏自治区碘盐覆盖率33.2%,合格碘盐食用率21.7%;儿童平均尿碘<50μg/L占30.4%;智商为77.3(处于边缘水平),智力落后的比例高达32%。结论普及碘盐,加强宣传,对孕妇及育龄妇女应额外补碘。  相似文献   
94.
根据青藏高原疫源地内582株鼠疫菌发酵鼠李糖、甘油、麦芽糖、蜜二糖以及脱氮作用的不同,可将该疫源地的鼠疫菌划分为3个生化型,即Ⅰ型麦芽糖阳性株,分布于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要储存宿主的青海各疫区及西藏那曲地区;Ⅱ型麦芽糖阴性株,分布于青海祁连山东部的祁连、门源地区;Ⅲ型数量极少,宿主皆非旱獭,分布无规律性。鼠疫菌的毒力特征为FI~+,PstI~+,Pgm~+(97.35%)、VW~+(96.11%)。对实验动物的毒力试验除3株外,均系强毒菌,其毒力降低与VW及Pgm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95.
西藏阿里地区啮齿类动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阿里地区分布有啮齿类动物5科8属13种,其中灰仓鼠(CricetulusmigratoriousPallas,1773)为西藏新记录。该地区啮齿动物区系成分简单,青藏高原特有成份居优势,占总种数的53.8%,其次为中亚成分,占30.8%;羌塘高原亚区种类较少,种群数量亦较少,而西南山地亚区种类较丰富,种群数量亦较多。该地区啮齿动物主要分布于河谷、湖盆阶地上发育的草甸、灌丛群落中。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投入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研究,对西藏3所高校的4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水平一般(x珋=3.08),成就型动机维度上得分最高(x珋=3.11),在深层型动机(F=3.19,P<0.05)、成就型动机(F=2.77,P<0.05)两个维度及总体(F=2.71,P<0.05)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学习策略各个维度及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学习投入呈中等水平(M/Item=4.43),奉献的分值最高(M/Item=4.61),在活力(F=8.08,P<0.001)、奉献(F=3.46,P<0.05)及总投入(F=4.89,P<0.01)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呈中等水平,大二学生相对较好,应加强对其他年级在动机与投入方面的激发与引导;大一学生学习策略相对较好,应加强对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维持与优化教育。  相似文献   
97.
目的扩增西藏小型猪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提取西藏小型猪肝脏组织的RNA,反转录成为c D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MST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将纯化的片段与pMD19-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定其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并与其他12种物种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西藏小型猪MSTN基因编码区全长1128bp,编码37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与版纳微型猪MSTN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结论 MSTN基因西藏小型猪除了与鸡和斑马鱼亲缘关系较远外,与人、犬、版纳微型猪、绵羊、山羊、牛、马、黑猩猩、大鼠、小鼠的关系都较为接近,其中与版纳微型猪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98.
西藏小型猪ESR基因PvuⅡ多态性与生长繁殖性能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ESR基因PvuⅡ位点在西藏小型猪中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研究其在西藏小型猪上的遗传效应,为西藏小型猪生长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记录44头西藏小型猪母猪繁殖性能,并对其所产仔猪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采用PCR-RFLP方法对ESR基因PvuⅡ位点进行多态性与生长繁殖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西藏小型猪ESR候选基因PvuⅡ位点表现出多态性,为AA、A8、BB型,A、B等位基因频率特征。初产胎的产仔数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不同基因型间产仔数呈BB〉AB〉AA的趋势,初产胎和经产胎的母猪其他指标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没有显著性。结论提高西藏小型猪猪群ESR基因PvuⅡ位点B等位基因频率,有利于提高西藏小型母猪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99.
催乳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西藏小型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AIuI位点在西藏小型猪中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研究其在西藏小型猪上的遗传效应,为生长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44头西藏小型猪母猪窝产仔数及离乳仔数数据,测定所产仔猪的初生重和离乳重,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PRLR基因AIuI位点多态性,并与上述生长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西藏小型猪PRLR侯选基因AIuI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分为AA、AB、BB,频率分别为0.273、0.500、0.227。经产母猪的仔猪初生重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初产和经产母猪的其他生长繁殖指标在不同基因型间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本研究中PRLR基因AIuI位点多态性AA、AB、BB不同基因型之间窝产仔数和离乳仔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淋病和梅毒的发病情况及基本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西藏自治区7地(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资料中的淋病和梅毒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西藏自治区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病发病率则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淋病和梅毒患者分别为75.78%和62.40%,女性分别为24.22%和37.60%;淋病和梅毒发病主要分布在20岁年龄组(淋病77.33%和梅毒62.40%),40岁组(淋病11.87%,梅毒26.40%)次之;淋病发病以农牧民为主(30.00%),而梅毒以干部(25.60%)和农牧民为主(11.20%)。结论西藏自治区淋病和梅毒发病以男性青壮年农牧民为主,需加强高危人群的性病防治和健康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