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6篇
  免费   1407篇
  国内免费   672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282篇
妇产科学   198篇
基础医学   912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1360篇
内科学   1892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628篇
特种医学   203篇
外科学   996篇
综合类   3911篇
预防医学   1331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3055篇
  8篇
中国医学   2325篇
肿瘤学   729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24篇
  2022年   818篇
  2021年   993篇
  2020年   886篇
  2019年   486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974篇
  2012年   947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31篇
  1973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抗氧化状态(TAS)联合血脂检测在早老性痴呆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早老性痴呆专科门诊患者54例,作超敏C反应蛋白、总抗氧化状态与血脂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s-CRP、TAS差异非常显著,t1=4.55,t2=2.79,P1〈0.001,P2〈0.01;血脂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Lp(a)差异显著;t1=3.01,P1〈0.01,t2=2.21,P2〈0.05,t3=2.64,P3〈0.01,t4=1.91,P4〈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总抗氧化状态联合血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Lp(a))检测对实验室诊断早老性痴呆症具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42.
2 121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类浓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血清脂类水平的参考值,并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3 766例健康成人分为≤60岁和>60岁的两个年龄段,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量他们的血脂水平,找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脂类参考值.同时分析2 121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脂类指标.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血脂参考值为:TC 4.65±1.96×1.05mmol/L;TG 1.02±1.96×0.45mmol/L;HDL-C 1.47±1.96×0.40mmol/L;LDL-C 2.98±1.96×0.56mmol/L;ApoA1 1.32±1.96×0.25g/L;ApoB 0.99±1.96×0.35g/L,并且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血清脂类各项指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LDL-C/HDL-C>5和TG ≥1.9mmol/L这两项联合指标比其他单独指标与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43.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一兵  缪珩 《江苏医药》1997,23(3):153-154
测定20例NIDDM伴有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20例单纯NIDDM患者的血清唾液酸(SA)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NIDDM患者的血清S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其中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S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NIDDM患者(P<0.05),同时血清SA水平与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收好压之间存在相关。提示血清SA水平与NIDDM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可能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4.
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方法: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类热证模型,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的左金丸和2:1的甘露散有显著的消除类热证的作用,1:1的茱萸丸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中表现出有减轻类热证的作用,而体温(t)、血清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的改变则未见减轻类热证或增强类热证的作用。结论:认为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类热证的病理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含补阳还五汤的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的影响,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观察对象,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观察含药血清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状态下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的神经元有显著促进生长作用,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有显著差(P<0.05)。结论大鼠以补阳还五汤灌胃给药后,其血清中的药物成份有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元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学习障碍病理基础的关系。方法患者组为22例未治疗过且不共患其他疾病的学习障碍患儿,对照组为16例年龄性别匹配正常儿童,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测定智商,BDNF采用酶联夹心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LD患者血清BDNF浓度为:平均(4.603±3.620)ng/ml高于对照组(1.843±0.728)ng/ml(t=3.326,P=0.003<0.01)。边缘智商组(4.523±4.618)n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8<0.01)。结论学习障碍患儿血清BDNF浓度高于正常儿童,边缘智商者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47.
老年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人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其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15例,中度狭窄组32例,重度狭窄组33例;另外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0例做对照。采用重氮苯磺酸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对胆红素与各因素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显著负相关关系(r=-0.2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低血清胆红素可能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158 例高血压病患者行双侧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正常颈动脉组.记录各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史和血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8.37±3.53)μmol/L显著低于正常颈动脉组(14.53±4.61)μmol/L(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胆红素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χ2wald=4.41,P=0.029,OR=3.72).结论 低胆红素血症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建立了大鼠气管上皮细胞体内-体外转化模型,大鼠气管内滴注苯并芘,三天后处死大鼠,消化气管上皮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完全培养基。细胞形成集落后,换为选择培养基继续培养五周,统计转化率。结果显示,25mg/kg和50mg/kg的苯并芘可诱导大鼠气管上皮细胞转化及微核增加,用同样方法研究了煤焦沥青提取物,结果表明,剂量为8mg/kg和25mg/kg的煤焦沥青提取物能明显诱导大鼠气管上皮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50.
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离体再灌注兔心肌线粒体内45Ca2+的放射性强度.观察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冷稀释血停搏液和冷稀释血停搏液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线粒体内45Ca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min以内使用冷稀释血停搏液组兔心肌线粒体内45Ca2+放射性强度高于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冷稀释血停搏液组(P<0.05),而60min时冷稀释血停搏液组的放射性强度稍高或接近于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冷稀释血停搏液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27例心内直视手术中使用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冷稀释血停搏液均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