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1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讨论单独使用桑枝提取物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桑枝提取物组,阳性药物尼莫地平对照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连续两周灌胃给予桑枝提取物8g生药/kg,观察桑枝提取物脑梗死面积、行为学指标、血清SOD及MDA含量等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桑枝提取物组大鼠的梗死面积及行为学指标没有明显的改变,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本次实验中桑枝提取物对线栓法造成的大鼠脑缺血所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SOD指标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趋势,其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桑枝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采用自由基在线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鉴定桑枝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DAD(检测波长320 nm)对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桑枝乙醇提取液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确定为氧化芪三酚。高效液相色谱-DAD定量测定桑枝氧化芪三酚,在14~1 260 m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 1.2%。方法准确灵敏、快速简便。桑枝中富含氧化芪三酚,其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自由基在线液相色谱法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定性定量分析桑枝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83.
桑枝颗粒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分离桑枝颗粒提取物中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成分。方法利用超滤工艺对桑枝颗粒提取物进行纯化。结果在同样的样品浓度下,桑枝颗粒提取物中相对分子量在5×105D~10×105D的组分的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达68.0%。结论相对分子量在5×105D~10×105D的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84.
桑叶提取液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桑叶提取液对家兔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采用H2O2损伤家兔颈总动脉制造血栓模型,观察桑叶提取液的抗血栓作用。结果桑叶提取液能明显减轻兔血栓重量,增强tPA活性,抑制PAI的活性,使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1),明显降低TXB2含量(P<0.05)。结论桑叶提取液有明显的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增强纤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5.
钩藤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钩藤中的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方法醇类溶剂提取法、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结果0·1%盐酸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总生物碱量最多,001×7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分离效果最好。结论乙醇提取、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提取、分离总生物碱是一种经济简便、效率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对桂枝及其伪品阴香枝进行性状、显微及理化鉴男别。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作为定性鉴别桂枝及其伪品阴香枝的依据。  相似文献   
87.
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快速测定桂枝中的桂皮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快速简便测定桂皮中桂皮酸的新方法。方法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电泳条件为:缓冲液5mmol/LTris 1mmol/LH3BO3 10%CH3OH(pH=9.0),分离电压20.0kV。结果桂皮酸的峰形良好,出峰时间快,线性范围为0.35~17.0μg/mL,检出限为0.15μg/mL。桂枝药材用缓冲溶液超声提取后测定,方法回收率达93.5%~97.0%。结论为桂皮酸的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黄柏与甘草及桑寄生共煎对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柏单煎和与甘草及桑寄生共煎液中小檗碱提取量进行测定 ;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流动相为乙腈 -33mmol/L磷酸二氢钾 -三乙胺 (20∶72∶0. 1) ,检测波长为345nm ,柱温为25℃ ,流速为1. 0ml/min。结果 :黄柏与甘草及桑寄生共煎使小檗碱的提出率明显降低。结论 :对含有上述药物的制剂在制定提取工艺时 ,将黄柏单独煎煮提取较好。  相似文献   
89.
An herbal mixture prepared with Cinnamomi Ramulus, Anemarrhenae Rhizoma and Alpiniae Officinari Rhizoma (CAA) is used in orient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several ail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CAA elicits a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n nitric oxide (NO) production in the mouse macrophage cell line RAW 264.7 cel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NO production was inhibited by CAA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estern blotting and RT-PCR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CAA decreased LPS-induced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protein and gene expression in RAW 264.7 cells. Furthermore, CAA inhibited the LPS-induced DNA binding activity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NF-kappaB) and this effect was mediated through inhibiting the degradation of inhibitory factor-kappaBalpha (IkappaBalpha). Therefor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AA inhibits LPS-induced production of NO and expression of iNOS by blocking NF-kappaB activation. CAA might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candidate for treating inflammatory diseases such as arthritis.  相似文献   
90.
不同品种桑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主流桑树品种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品种对桑叶化学成分累积的影响。方法建立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对16批样品共有峰峰面积进行聚类。结果不同品种桑叶相似度均大于0.90,但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相同基原不同品种的桑叶被聚类到了不同类别中。结论桑叶中化学成分的累积与品种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