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53篇
  免费   1301篇
  国内免费   263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1083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1672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523篇
内科学   5902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238篇
特种医学   2032篇
外科学   2193篇
综合类   4554篇
预防医学   1684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078篇
  28篇
中国医学   638篇
肿瘤学   78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787篇
  2021年   977篇
  2020年   885篇
  2019年   656篇
  2018年   701篇
  2017年   697篇
  2016年   769篇
  2015年   803篇
  2014年   1845篇
  2013年   1630篇
  2012年   1652篇
  2011年   1692篇
  2010年   1371篇
  2009年   1323篇
  2008年   1332篇
  2007年   1402篇
  2006年   1223篇
  2005年   1044篇
  2004年   781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464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33篇
  1977年   32篇
  1976年   19篇
  197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相关蛋白C(SP-C)与合成脂质构成的重组PS活性的变化。方法 从新鲜猪肺的灌洗液中提取PS,从PS中分离出SP-C。将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胆碱和棕榈酰油酰磷脂酰甘油按60:20:20的重量比混合,即为合成脂质(SL),将SP-C按1%、2%、3%(与脂质的重量比)加入SL中,制成三种重组PS:RS-1、RS-2和RS-3。将上述物质溶于生理盐水中即为实验液体。用气泡型表面张力计测定各实验液体的表面张力。将PS缺如的未成熟胎兔随机分为4组:PS、SL、RS-3和对照组。分别向PS、SL和RS-3组气道内注入PS、SL、RS-3液;对照组未注入任何物质。然后进行人工通气,通气后5、10、15、20min测定各组潮气量。结果 PS的最小表面张力(γmin)为(0.9±0.3)mN/m,SL的γmin为(22.6±1.3)mN/m,明显高于PS(P<0.01);随SP-C浓度的增加γmin逐渐降低,RS-3的γmin降至(0.7±0.1)mN/m(与PS相比,P>0.05)。通气20min时,PS组、RS-3动物的潮气量分别达到(25±7)ml/kg、(25±4)ml/kg,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L组(P<0.01)。结论 不含SP-C的合成脂质表面活性低,加入SP-C后构成的重组PS表面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2.
三种结核抗体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结核抗体试剂盒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澳大利亚产ICT-TB卡、TB—DOT和国产快速ELISA试剂盒检测220例肺结核,菌阳者60例,菌阴者160例,与48例非结核肺疾病和30例健康人对比观察。结果:220例肺结核血清结核抗体敏感性ICT-TB卡为50.7%、TB-DOT为60.0%、ELISA为68.2%,三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菌阳组分别为76.7%、80.0%、88.3%,菌阴组50.0%、52.5%、60.6%,菌阳与菌阴者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5)。3种结核抗体特异性为98.7%、91.0%、84.6%,差异显著(P<0.025)。结论:抗原纯度较高的ICT-TB卡,TB-DOT特异性较强,但敏感性较低,复合抗原ELISA敏感性较好,但特异性偏低。  相似文献   
103.
青年细支气管肺泡癌X线平片及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年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胸片与CT表现特征性和病理学发生基础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诊断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4例。经纤支镜,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胸片及CT表现以及转移灶的特征表现,探讨各型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根据大体病理及相对影像上病变形态和分布特点,可将细支气管肺泡癌分为孤立结节型5例占21%,多发结节型11例占46%,弥漫型8例占33%。其中孤立结节型相对特异型征象较多,如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多发结节型;胸片表现为两肺中下叶棉球样征象,但CT显示为两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象,常伴有胸膜牵拉等征象;弥漫粟粒型:两肺中下叶呈粟粒样改变,部分病例有融合,实变现象,临床上易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转移瘤或肺炎等疾病。另外,细支气管肺泡癌骨骼转移灶呈浸润性破坏,分布较广,以肋骨和锁骨侵犯为多见。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对各型的征象表现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结合临床特点,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评价吸入性损伤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特点及其对死亡的影响,总结了我科近14年住院治疗的热力烧伤患者940例,其中吸入性损伤75例,轻度15例,全部治愈,中度25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52.0%,重度35例,死亡31例,死亡率为88.6%。统计分析表明,合并吸入性损伤者69.3%在密闭空间发生,同时伴有面部烧伤者达96.0%。随着烧伤面积的增加,吸入性损伤发生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相应增加。有吸入性损伤肺部感染较无吸入性损伤肺部感染率为高(P<0.01),发生时间早。两组同等烧伤面积、深度、年龄患者,有吸入性损伤组发生死亡的危险比无吸入性损伤组大17.2倍(P<0.001)。烧伤面积、深度和年龄相近,合并肺部感染者明显增加了死亡的机会(P<0.001)。  相似文献   
105.
Right ventricular-pulmonary arterial interact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application of pulsatile models to hemodynamic data has made possible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of pulmonary pressure and flow. To review the genesis of these concept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lmonary artery and right ventricle are outlined as a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why differences in their pulsatile properties from the systemic circuit must exist. The pulmonary impedance spectrum is introduced and the concept of optimal right ventricular-pulmonary artery coupling is explored based on a review of extensive experimental data. Finally, available studies of normal pulmonary impedance in man and abnormal impedance in human disease states are reviewed, with emphasis on disturbances in optimal ventricular-vascular coupling. Th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of these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06.
用20个成人尸体心脏,从右心耳上缘平面向下作1.0cm厚的连续横断断层切片。对心脏每一断层下断面,进行各项观测,同时还观察了心脏各断层与胸壁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正常人113名,肺部恶性病变49例及肺部良性病变33例的血清LSA测定结果,正常人血清LSA含量平均值为0.1243±0.0358g/L。特异性97.40%,男女间无差异,48例肺癌血清LSA平均值0.2698±0.0915g/L,敏感性85.40%;33例良性病变LSA平均值0.1712±0.0767g/L,特异性78.79%。肺癌患者血清LSA较良性病变明显升高,故测定血清LSA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8.
31例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及治愈后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结核疗前及治愈后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临床治愈的活动性肺结核31例,对比观察活动性肺结核的CT征象转归表现.结果 肺结核活动性CT征象治愈前检出率为100.0%,治疗后检出率为35.5%.活动性CT征象中毛玻璃阴影、节段分布小叶中心结节影、小叶样实变影、树芽征、支气管壁增厚、厚壁空洞和肺实变治疗前检出率分别为87.1%、80.6%、80.1%、61.3%、58.1%、48.4%和32.3%、,治愈后检出率分别为0、19.4%、0、0、12.9%、0和3.2%.治疗前活动性肺结核CT检查可检出多种活动性影像,而疗程结束后上述征象减少并多以单发为主,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T检查有助于活动性肺结核治疗疗效的判定,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186例肺癌病人血清铜,锌水平,并以150例正常人和64例良性胸部疾患病人作对照,结果显示:肺癌病人血清铜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部疾患病人和正常人,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胸部疾患病人和正常人,铜,锌水平的改变与肺癌的病期有明显的关系(P<0.04),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检测肺癌病人血清铜,锌水平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和判别肺癌的 病期。  相似文献   
110.
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DVT患,使用进口铁质滤器,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置人下腔静脉,随访8—20个月。结果:10例患中无一例发生肺动脉栓塞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方法简单,安全;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